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实验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应答,而且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联合MSC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实践中,MSC促进移植物的植入,促进受体造血恢复,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降低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目前,有关MSCs调节免疫方面的报道很多,尤其是MSCs对淋巴细胞抑制效应的研究,但是MSCs免疫抑制的机制仍不清楚。有实验报道小鼠MSC通过产生一氧化氮(nitrooxide,NO)介导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NO抑制T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影响了JaK3/STAT5信号转导通路中STAT5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而实现的。而在异基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因素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ixedlymphocyte reaction,MLR)中,NO是否在人MSCs(hMSCs)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呢?基于此,我们分离培养hMSCs,建立以异基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因素的MLR,探讨反应体系中NO的产生,及其在h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和淋巴细胞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中的作用。无菌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制备骨髓细胞悬液,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P4/P5消化后应用。分别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丝裂霉素C灭活的异基因淋巴细胞为刺激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LR)。MSC/MLR共培养体系中MSC与反应T淋巴细胞数量比为1:10,在有或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L-NAME)存在下,以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Giess法检测各MLR体系上清中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MLR体系中淋巴细胞凋亡比例,Real-time PCR监测各MLR体系中FOXP3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1 hMSC对淋巴细胞反应性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表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OD值为0.49±0.03,加入L-NAME后,共培养体系中NO产生减少同时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所恢复,OD值为0.92±0.03。2 hMSC干预下,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凋亡比例为(20.83±1.69)%。加入L-NAME后,反应体系中的淋巴细胞凋亡比例为(9.56±0.96)%,与hMSC干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hMSC干预下,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为(1.56±0.34)%,与对照组(0.74±0.1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入L-NAME后,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为(0.81±0.18)%。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NO在hMSC抑制异基因抗原诱发的淋巴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凋亡、影响FOXP3的表达进而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