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主要与基因变异有关,而基因变异在蛋白质水平上发挥功能。因此,真核细胞(蛋白翻译)起始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尤以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与肿瘤的关系最为密切。eIF4E蛋白既是调节蛋白质翻译的关键因素,又是一种原癌基因。eIF4E蛋白在细胞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国首位,而浸润、转移是导致食管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有关eIF4E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至今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了5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8例癌旁组织及5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食管癌的浸润、转移机制及有效地阻断食管癌的浸润、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1.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erpavidin peroxidase)方法对5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上皮细胞及食管鳞癌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其中38例癌旁组织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伴有淋巴结转移组3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7例。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2.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以α=0.05为显著性水准。结果1.5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0%(0/58)、38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74%(17/38)、58例食管鳞癌癌组织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86%(44/58)。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上皮细胞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6.77%(30/31),2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1.85%(14/2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浸润至食管浅肌层、食管深肌层和食管外膜层的食管癌组织中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6%(5/9)、56.25%(9/16)和90.91%(30/33);浸润至食管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浸润至深肌层的食管鳞癌组织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至浅肌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上皮细胞、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并且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上皮细胞中eIF4E蛋白表达率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eIF4E蛋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标志。2.eIF4E蛋白在转移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IF4E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转移有关。3.eIF4E蛋白在不同浸润深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不同,随着癌细胞浸润深度的加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浸润至食管外膜层的癌组织中的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至浅肌层和深肌层的阳性表达率;提示eIF4E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