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方法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我国与世界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看,各国普遍采取了加强工程建设和应急指挥能力的措施来抗御地震灾害,但我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面对这样两难局面,我们应当寻求在社会可接受安全水平上的经济最小的投入,在地震损失和抗震投入之间寻得一个最优的平衡点,我们能够使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和社会的双重要求。本文即是立足于此目标,旨在找到一个优化的方法,在抗震设计中,可以按照此方法确定群体建筑结构的最优抗震设防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抗震投入和进行必要的抗震设防提高;同时确定城市的最优设防加速度,为城市抗震设防提供依据。本文研究了最优抗震设防加速度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表述为:抗震设计的总原则可以是表述为以总收益E为最大的形式E=收益-生产投资-可能的损失(包括修复)=最大,或表示成总投入最小的形式S=抗震投入+地震损失=最小,即要求得S ( Ad)= C ( Ad )+ L(Ad)=MIN,其中,A d为设防地震加速度,S ( Ad)为抗震总投入,C ( Ad)为抗震设计的初始造价增量, L ( Ad)为地震的经济损失。此时确定的Ad为只考虑经济因素时的最优设防加速度,同时要考虑实际地震人员死亡率<社会可接受水平,考虑了此点后进行修正的设防加速度为最优设防加速度,即为利用本文中优化方法后的最优值。此优化方法以地震加速度为模型变量,充分考虑了未来抗震设防标准的发展趋势,充分地展示了以地震加速度为变量的连续性和应用的前瞻性本文主要的思路和步骤如下: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地震加速度峰值超越概率曲线的拟合,得到地震加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f ( A)= F’ (A)=bkebAkAk-1,并以此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标准的优化,可以较快速的得到地震加速度的概率密度;通过群体建筑物地震破坏概率模型的研究,将建筑物地震震害预测提升到了建筑物地震风险估计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建筑物地震破坏估计的概率模型,通过该概率模型能够对建筑群分别在地震动加速度下的破坏程度给出定量的分析;通过上述两点的分析,提出地震潜在风险的估计方法,即利用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地震破坏的概率模型的方法来估计,对其进行了量化,确立了以易损性函数表达的地震潜在风险;通过对以往方法的研究,确定了适宜于在本文中应用的经济计算方法,包括:通过经验和调查研究,确定建筑结构在特定地震加速度下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和由于抗震设防而造成的建筑结构初始造价增量;通过对以往大地震的分析,综合考虑了房屋倒塌率、人员密度、发震时间及地震动加速度等因素,引用的人员伤亡的计算方法;引入了在抗震设防标准中考虑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思想,并以此为限定条件限制经济上最优设防加速度的选取,同时,对这些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使之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本文的优化方法中。
其他文献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翻译"为主题,对近15年来刊登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检索统计,综述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看
半导体光催化剂近年以无选择性、深度氧化完全的优点在空气和水体中有机及无机污染物去除的环境修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被认为是最有前景及最有效的环境净化技术
以江苏省两所农村监狱为案例,从监狱职能回归、土地零散分布、规划缺位、资源利用率低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监狱建设的主要特征与问题。从规模与用地、劳动改造方式转变、土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已普遍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所运用,而且成效都很大。但是,20年来,我国大部
采用相场方法模拟了铁电畴的形成及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反转,探讨了不同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反转机制.结果表明:无外电场作用下,铁电畴的形成是一个形核和长大的过程,系统达到
茜草籽实中氨基酸的提取分离及测定研究陈战国刘谦光耿征唐纲岭(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5岁,工程师)茜草(RubiacordifoliaL.)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其根可入药,用于活血、止血、
本文提出一种经改进的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多尺度、多结构元素、自适应加权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兼顾大尺度锋面及中、小尺度锋面的检测,并具有很强的抗噪性。通过将该方法
7月1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韩国CJ集团主办的“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在全新打造的大厂影视创意产业园正式启动。作为亚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微电影盛事,“中韩青年
IT规划是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龙岩卷烟厂在2003年完成易地技改后,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较好地实现了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促进了管理与业务的优化,对做强
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现状和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特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和可改造性。笔者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已有的研究,发现许多致力于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