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面回顾总结汶川抗震救灾中山东卫生服务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现况、问题与对策,结合文献回顾研究,分析总结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卫生服务应急救援模式,为政府制定应急卫生服务救援行动预案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收集了解国内外既往抗震救灾卫生服务应急救援的经验及模式情况;通过现况资料研究与专家咨询的方法掌握山东省参加汶川震后卫生服务应急救援的现况资料;利用情报学分析研究提炼汶川抗震救灾中卫生服务应急救援工作的山东模式;根据研究结果做出对策研究。
结果:
一、文献回顾研究结果
1、国外应急救援管理及震后卫生应急救援的主要做法: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常设化;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救援行动的保障;建立地震医疗救援的军事化行动机制;建立具有战地救护功能的帐篷医院;对救援人员实施心理卫生干预;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注重卫生防疫工作中疾病控制和监测。
2、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援经验:注重平时演练和出发前的准备;根据早、中、晚不同时期灾情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相应的工作重点。
3、国内既往震后卫生应急救援的既往模式:建立领导指挥保障机制;组建地震灾害救援队;注重现场医疗救治规范;逐步完善震后卫生防疫工作。
二、现况资料研究结果
1、组织领导保障方面: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国家卫生部的指导下,省卫生厅成立驰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助、后勤保障、宣传信息四个工作组;成立山东省赴震区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前线总指挥部和平武、成都、绵阳、绵竹分指挥部,建立前沿救援小分队队长负责制并成立各级党支部,形成前后方联动、覆盖救援队在震区全部救援队员的组织领导保障网络,确保山东省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畅通。
2、医疗救治工作方面:迅速组派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一线,首批队伍是一支包含了医疗、心理、防疫专业人员的综合性队伍;灾区早期救援工作面临着生活和救治等方面的巨大困难;救援队发挥专业特长在一线现场开展了一系列医疗救治和心理救援工作。
3、早期卫生防疫工作方面:震后最早进入震区展开卫生防疫救援工作的省外卫生防疫救援队,在救援一线快速拟定了卫生防疫救援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并改进大规模消杀工作方式,创建了推广性强的卫生防疫集成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评估、消杀和宣传工作;震灾中、后期及时发现了卫生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居民生活环境及水源消毒、污物处理等方面的新问题,积极反馈并提出了在震区广泛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
4、伤员转运及后方治疗工作方面:形成了组织领导、收治准备、院前接转和住院救治工作模式,成功救治397名来鲁伤员,其中危重伤员101人,全部康复出院返回四川灾区。
三、山东模式研究
通过研究综合形成了“全省统筹、前后协同、多维救治、科技保障”的山东省震后卫生应急救援模式。该模式涵盖了组织领导保障、医疗与防疫救援行动方案、伤员转运及后方治疗等多模块有效应用规程。是山东省全体赴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员和后方9800万山东人民的心血共同凝聚出的创新经验,在汶川抗震救灾一线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证明是具有成效的、值得今后抗震救灾工作借鉴和应用的成功模式!
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回顾和现况资料研究的方法,获得了汶川震后卫生服务应急救援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对策,总结分析了山东省在此次汶川震后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创新成效,提炼出了“全省统筹、前后协同、多维救治、科技保障”的震后卫生服务应急救援山东模式。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对未来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