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期违约是一种独立于实际违约的特殊违约形态,预期违约制度作为期前违约救济制度有其产生的必然性: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法律制度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理论基础是法律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效益和秩序的价值需求,以及经济上的效率违约理论。预期违约制度的宗旨是减少守约方的损失,以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该制度起源于英国判例法,美国法对该制度的完善更凸显了该制度的效益价值,该制度被《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创造性地吸收。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具有紧密的联系,引发了学者对两种制度的争论,《公约》对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表明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的结合可以相得益彰。我国引入预期违约制度有利于建立公平高效的市场秩序,可以借鉴英美法中的合理规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我国作为一个多元法律继受的国家,可以学习《公约》将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进行有效结合,使两种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明晰预期违约的相关基本理论,阐述预期违约的定义和特征,以及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比较评析国内外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不同理论,并从法律分析、价值分析以及经济分析角度阐述了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比较英美法系国家及国际公约的预期违约制度优缺点及适用效果,为下文我国《合同法》的完善奠定基础。美国法继承并发展了英国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使预期违约的适用更加灵活,行使更加客观,减损规则也更符合经济效益要求。《公约》在预期违约问题上吸收了两大法系的长处,预期根本违约和预期非根本违约的分类方法体现了对大陆法系违约理念的融合。第三章比较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期前救济制度,总结其优缺点并分析制度差异的原因,反驳了预期违约制度能够被大陆法系期前拒绝履行制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吸收的观点。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种制度不能相互取代,以《公约》为例,论证了两种制度能够有效结合,使期前违约救济制度更加完善。第四章通过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现状的研究,结合我国相关理论及实践情况,分析《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以及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的适用冲突,借鉴英美法国家中的预期违约规则,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学习《公约》有效融合两种制度,重构两种制度的关系,消除两种制度的适用矛盾。
其他文献
烟台大学现代渔业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05),于2010年~2012年5月至7月,通过现场勘查、座谈和调阅相关资料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为进一步适应消费者消费层次提高的趋势,增强海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益,对海产
在企业的经营中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文章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深入的探析了现金流量表分析和运用。
概括介绍了采场矿山压力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砌体梁理论和传递岩梁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采场矿山压力的发展趋势。
薛国全,男,78岁,离休干部。患者1988年8月早起跑步,不慎跌倒,右侧肩部及膝关节外侧跌伤,右面部擦伤。送厂卫生所检查:血压130/90mmHg,其它未见异常。同年11月25日觉头晕,下肢
期刊
小产权房存在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我国建国初期构建二元土地结构制度、相关土地法律国家定不完善的产物,是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滞后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小产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会计管理的模式上也面临着不断变革的趋势。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大数据时代的
文章认为素质教育视野下书法教育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有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德育教化功能、益智功能和审美功能;书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教育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地球科学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妙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根据国际上各类学科排名,国内高校地球科学专业排名
本文通过分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历史变迁和现状,来引出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既要放开流转,也不能无限制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