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党员干部因精神懈怠危及党的发展和国家的兴盛。精神懈怠不单纯是一种职业病,更多的是一种潜藏于党员干部内心的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顽疾,如果不加以克服,终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如何尽早预防并治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使之无所遁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由四章内容和结论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综述以及对精神懈怠内涵的界定;第二章介绍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及危害,在分析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阐述精神懈怠产生的巨大危害,并从主客体、内在外在分析精神懈怠产生的原因;第三章对精神懈怠治理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西方需求层次和激励理论、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和预防懈怠的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官员的监督思想,回顾了国内外历史上预防和惩治精神懈怠的理论根源和经验做法,对当前精神懈怠的防治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第四章提出精神懈怠防治的原则和路径的思路。通过对当前我国精神懈怠防治问题的梳理,明确了精神懈怠防治的基本思路。整体上强调“三个统一”,即借鉴与创新的统一,预防、教育与惩治结合,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的原则,从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党性修养、创新防治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体制机制、构建防治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监督体系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架构和思路。精神懈怠,预防是根本,惩治是关键,因此要惩防并举,全面系统地研究精神懈怠防治体系的建构问题,追根溯源,结合国内外理论和治理实践,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问题,对防治主张进行全面的阐述。这对于我国行政机关实现高效勤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自身素养,提高其执政能力,而且有助于弘扬国家优秀的民族精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增强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