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源、能源的不断使用和浪费,以及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性资源枯竭问题的不断恶化,材料短缺问题慢慢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家节能减排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企业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课题,行业内集中精力突破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瓶颈,但是与技术研发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仍有待完善。因此,本研究针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效果评价问题开展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普适性的固废资源化的效果评价模型,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科学辨识固废资源化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提升固废资源化效率并避免资源化过程的二次污染。首先,本研究针对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的需求,对国内外主流的LCA方法体系开展遴选,确定了基于Recipe方法体系的18种环境影响指标、3类损害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模型,可实现对固废资源化涉及的资源、环境数据的特征化、组群化、归一化与综合评价,为固废资源化环境效率的科学量化提供支撑。其次,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一套普适性的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估模型。通过对不掺加固体废弃物生产原生产品的环境影响结果与掺加固体废弃物生产再生产品的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标值对比,得到固废的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有效评估其资源化的效果。同时,对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工艺过程进行评价,可以推动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定量化分析,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本文以典型企业为调研对象,以废弃混凝土生产C40混凝土产品为例,计算其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为0.0612,结论表明,在保证产品性能一致,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废弃混凝土的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K为0.06084,依据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标准判定,从提升环境效率的角度废弃混凝土具有资源化价值,也说明废旧混凝土的资源化是有利于环境的。而从定性方面考虑,如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可避免建筑垃圾处置过程的资源与环境影响,可减少天然矿物的消耗等,基于定量的分析与定性结论完全一致,并且可以定量出具体提升资源效率的大小,未来再有资源化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模型对技术进行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