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发展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是村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缩影。黔东南苗族村寨是西部少数民族村落中的典型代表,在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形态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也呈现出本民族独特的体育特色。篮球运动自从传入黔东南苗族村寨以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逐渐融入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逐渐发展成为黔东南苗族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苗族村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本研究以黔东南剑河县革东镇革东苗寨篮球运动的发展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在社会学视域下,结合体育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对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得出:(1)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和苗族文化的影响相对突出,在社会革新建设的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大致经历了传入初期、快速发展期、持续发展期和开放发展期,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延续性等文化特征。(2)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由村寨式的自娱自乐逐渐走向开放化,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民族凝聚功能等社会功能日益凸显。(3)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苗族文化精神与篮球文化精神逐渐融合;篮球运动开展与苗族的民俗节日活动及旅游相结合;建立苗族村寨篮球运动组织机构;篮球比赛开展的制度化管理模式;村寨社会结构的稳定等等。(4)注重篮球运动带来的精神享受而不重视篮球运动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地方政府农村体育体制缺位,村寨篮球裁判水平不高等因素是制约黔东南苗族村寨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背景下,学习的层次和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内容,理解基本的科学实验及熟练实验技能,而且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深入而广泛的应用,教师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已有的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方式、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学的两翼,两翼配合得当,学生的音乐翅膀才能飞翔,去领略音乐天地的无限风光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入逐渐提高,自我需求也不断提高,“体验经济”随之而来。由于人们闲暇时间增多,选择旅游是多数人的休闲方式,这在不断地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促
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这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