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农产品贸易潜力测量及分析——基于贸易互补性及引力模型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ong2006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0多年以来,两国的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农产品贸易也不断增长。2015年,双边农产品贸易额达到83.47亿美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双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补充,也是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是国际货物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国际货物贸易中一个重要又敏感的领域,随着贸易自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在逐步自由化:2015年6月17日,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并于同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自贸协定签订后,澳大利亚全部的税目和贸易额将逐渐全部实现零关税,中国方面,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和94%。这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降税水平。毫无疑问,中澳自贸协定的成立将对两国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中澳农产品贸易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贸易互补性对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非常重要,如果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那么区域贸易结构就更有可能加强区域贸易。通过分析表明:中澳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互补性为主,但有些农产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基于引力模型所做的回归分析表明:农产品贸易从总体上和各类别上都存在“贸易不足”的情况,两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很大,有巨大的挖掘空间。随着自贸协定的签订,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双边农产品贸易将会逐步扩大。
其他文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02年启动建设并于2010年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
近几年来,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农业产业化在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或者发展又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到特定时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政府和市场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政府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