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S具有带隙窄(2.4 eV)、光吸收强、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兼具压电与光催化双重特性,在环境治理和能量转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dS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推广。为此,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CdS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以下简称NPs)和CdS纳米线(Nanowires,以下简称NWs),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带隙及光吸收进行表征,通过在光照+搅拌(Magnetic stirring+UV light illumination,以下简称S+L)、超声(Ultrasonic wave vibration,以下简称U)、光照+超声(Ultrasonic wave vibration+UV light illumination,以下简称U+L)条件下Cd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以下简称MO)溶液来评价其光催化特性,对压电场及异相结对光催化活性的促进作用和压电场与异相结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通过在不同溶剂下控制Cd/S比制备CdS分级结构,并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对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以CdCl2为镉源,Na2S为硫源,采用水热法制备CdS NPs,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氨水添加量对异相结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CdS由单一的六方相转变为立方-六方两相共存,并生成异相结,颗粒尺寸增大,尺寸均匀性变差:在水热溶剂中添加氨水能够起到缓释Cd2+的作用,降低CdS晶体的形核速率,减缓颗粒尺寸间的不均匀性。同时发现,CdS NPs中的异相结有利于增强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提高CdS的光催化效率。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CdS NPs内部激发动态的压电场,它与异相结的内建电场协同作用,提高了CdS NPs的光催化活性。以CdCl2为镉源,乙二胺为水热溶剂,利用溶剂热法制备CdS NWs,研究了硫源、Cd/S比、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和H2O添加量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降解MO溶液表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S源为升华硫,Cd/S比为1:2,H2O添加量为10%时,在200℃下水热12 h,制得的样品为六方相CdS NWs,纳米线直径均匀,长度适中,分散性良好。真空热处理后CdS NWs中S空位增多,在S+L环境中,有利于光催化性能提高;在U+L环境中,不利于压电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以CdCI2为镉源,H2NCSNH2为硫源,分别以H20和乙二胺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dS分级结构,研究了Cd/S比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20为水热溶剂,当Cd/S比为1:1时,制备的样品为纳米棒组装生长而成的树枝状CdS,同侧树枝之间相互平行生长,树枝与树干间成40°角,在1.5 h内,树枝状CdS对MO溶液的降解效率达到了92.5%。以乙二胺为水热溶剂时,制备的CdS为纳米棒组成的分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