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为中国股市引入卖空机制和融资杠杆功能,并先后经历了五次扩容和两次转融通试点,形成了现在由944只股票与28只ETF共同组成的融资融券标的池。本文基于对于股市周期性及融资融券交易双向性的特点,在积极探索股票市场结构性断点前提下,从市场波动性以及多维协整关系的角度,综合分析融资融券非对称发展现状。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本文充分考虑A股市场的周期性,引入断点测试,将样本数据根据市场周期性变化进行结构划分,提高结论准确性;其次,本文基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双向性,将融资业务数据、融券业务数据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如:上涨期、下跌期、平缓期)建模检测,来观测融资业务与融券业务在不同市场结构中,分别发挥哪些作用;第三,本文综合单序列分析、多序列分析,争取更加全面、立体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首先,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次,断点测试表明,融券余额无显著断点,结合国内融券余额长期不足融资余额千分之五的现状,融券业务对于可融股票标的供给的不足,且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导致融券余额还不能随着股票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而变化;第三,融资融券业务分别在不同市场趋势下会对市场有不同作用:在上涨期,融券余额对股市影响更大;在下跌期,融资余额对股市影响更大,且融券业务对沪深300的影响力大于融资业务的影响力。在本文最后,建议通过扩大两融标的、扩大券商券池储备、降低投资者融券业务准入门槛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国内融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