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教育特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中央教育科研所教育与督导评估中心开展的一项关于“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县(区)”的课题研究。 创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创造教育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承担着义务教育发展重要使命的区县教育局,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下,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即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责任,主动谋求发展,即让辖区内的学校变得不再普通,把每一所学校办成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是区域教育特色建设的坚实基础,而区域教育特色建设又必将推动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天心区在规划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基于辖区内的文化基础、研究基础,提出了以创造教育作为区域教育特色着力建设的目标,并在建设这一特色的策略选择上注重了既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发展,又避免千校一面的问题。 天心区建设区域教育特色过程中在对策选择方面突出了四种路径:一是以改变观念为突破口,确立特色教育原则;二是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夯实特色教育基础;三是以资源开发为载体,培植特色教育土壤;四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特色教育持续发展。通过创造教育思想在全区基础教育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广泛应用,从认识上,建构起了“区域教育特色建设”的运作范式;在实践中,成长了一批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中小学生,造就了一支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创造教育特色,并逐渐发展为区域重要教育特色。 在区域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指导过程中,通过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办法,使创造教育历经从一校辉煌到区域推进,从单一课程的单打独斗到每门学科的百花齐放,从硬件向软件延伸,从手指通向心灵的螺旋递进过程;在以改变教育观念、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资源开发、加强制度保障为推进策略的指导下,区域教育特色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行动案例与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实效,带来了一些思考,也必将在更广泛的层面为建设区域教育特色带来一定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