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事业不断进步,园林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使得植物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园林植物受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侵入,不但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而且降低了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近些年国内外对高校校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少之甚少,高校校园作为特殊的空间,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存在特殊性,而校园绿化普遍存在缺失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研究等问题,因此,高校校园绿化病虫害防治研究对营造校园优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下沙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调查区域内共有58科95属120种植物,53种乔木,57种灌木,7种草本,3种藤本。落叶树种50种,常绿树种70种。其中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1属14种;其次是木犀科,有5属7种,木兰科有3属7种。2.调查区域内植物共发生44种病害,以叶部病害为主;调查区域内植物共发生44种虫害,其中食叶类害虫共17种,蛀干类害虫共2种,刺吸类害虫共18种。发生及危害严重的病害有紫薇白粉病、紫薇煤污病、西府海棠锈病、山茶炭疽病、樱花褐斑穿孔病共5种。发生及危害严重的虫害有月季长管蚜、光肩星天牛、温室白粉虱、杜鹃三节叶蜂、红蜡蚧5种。3.对紫薇白粉病、紫薇煤污病、海棠锈病、山茶炭疽病、樱花褐斑穿孔病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调查区域内虫害种类、类型、为害部位、寄主种类、危害程度等,并对月季长管蚜、光肩星天牛、温室白粉虱、杜鹃三节叶蜂、红蜡蚧等分析其发生规律,并归纳总结出校园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4.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分别进行蚜虫黄板诱杀试验、天牛物理捕杀试验、月季白粉病高效低毒农药选用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在蚜虫黄板诱杀试验中,黄板南北向放置和东西向放置对诱杀效果无显著影响。在时间上,黄板诱杀技术可有效延缓5-10天的虫害发生期。在数量上,采用黄板诱杀技术的区域虫害发生量明显比对照区要少。因此,黄板诱杀蚜虫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2)在天牛物理捕杀试验中,采用两种类型的捕杀,一是用捕虫网捕捉成虫、踩死,二是用小铁锤击杀产卵痕,经试验发现,对校园内天牛采用物理捕杀的防治效果达到88.5%。因此,物理捕杀防治措施简便、经济有效,值得推广。(3)在月季白粉病高效低毒农药选用试验中,选用中保飞歌代森锰锌腈菌唑62.2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中保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中保苯醚甲环唑10%乳油1500倍液、新朝阳粉锈宁0.4%可溶液剂300倍液4种农药,等量清水做对照,经试验,防治效果依次是:中保飞歌代森锰锌腈菌唑62.2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中保苯醚甲环唑10%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中保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新朝阳粉锈宁0.4%可溶液剂300倍液防治效果。5.基于前期调研与试验结果,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常规防治措施可从植物检疫、栽培养护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建立病虫害预警防控网络体系等方面着手;季节性防治措施方面,对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期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高校校园绿化病虫害防治研究,确定高校校园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等基本情况,并对主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试验,分析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而提出校园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高校校园绿化病虫害、提高校园美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