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饲料添加剂对鲤鱼生长、免疫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7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鲤鱼(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试验一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添加量均为0.00%,0.025%,0.05%,0.10%,0.15%,0.20%;试验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γ-氨基丁酸,添加量为0,25,50,75,100,125 mg/kg.研究分析了这四种饲料添加剂对鲤鱼生长、免疫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这四种饲料添加剂在鲤鱼饲料中的较适宜添加量。试验结果如下:  1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5%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在免疫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5%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为最高,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最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5%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0.15%的枯草芽孢杆菌(含活菌数1.53×109 cfu/g)可以有效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免疫和消化酶活性。  2地衣芽孢杆菌对鲤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0%的地衣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在免疫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0%时,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最低;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0%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0.10%的地衣芽孢杆菌(含活菌数3×109 cfu/g)可以有效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免疫和消化酶活性。  3蜡样芽孢杆菌对鲤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0%的蜡样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在免疫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最高,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最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0.10%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0.10%的蜡样芽孢杆菌(含活菌数1.14×109 cfu/g)可以有效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免疫和消化酶活性。  4γ-氨基丁酸对鲤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75 mg/kg的γ-氨基丁酸,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在免疫酶活性方面,添加量为75 mg/kg时,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最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在添加量为75 mg/kg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75 mg/kg的丫-氨基丁酸可以有效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免疫和消化酶活性。
其他文献
草鱼是我国淡水经济“四大家鱼”之一,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产量高等特点,常被放养于池塘、湖泊、水库中。在草鱼集约化养殖中,草鱼的发病率高、产量低和养殖风险较大一直是突出问题,而水质管理、底质环境和养殖模式是养殖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氮磷碳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宿体,沉积物-水界面是控制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的边界环境,而底栖鱼类在生
本文选择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动物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构建仿刺参免疫增强剂体外筛选平台。探讨(1)不同种类免疫增强剂对刺参体腔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2)
学位
葡萄糖激酶(GK)是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为了更好的了解齐口裂腹鱼GK的分子特点及调控作用,本研究运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GK基因cDNA全
渔具选择性即特定的渔具仅捕捞具有一定生物学特征的鱼类的特性。渔具选择性是渔具与被捕捞对象相互作用所得到的结果。在渔业上,渔具选择性的应用较为广泛(如在资源管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