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是我国丹霞地貌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其中以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丹霞地貌最为典型。崀山丹霞地貌区作为中国地质公园,又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近年来,丹霞地貌作为一种优势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区内生态系统有加剧退化的趋势。因此,对崀山丹霞地貌进行生态修复研究,对于保护丹霞地貌的景观特色和质量非常必要,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在分析崀山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发展阶段。根据对崀山丹霞地貌的野外实地考查,发现崀山丹霞地貌区地面坡度陡峭,岩层软硬交替,表土松软易蚀,陡崖面少有植被覆盖。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型降水影响下,地表冲刷严重,流水切割密集。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乱砍滥伐、陡坡开荒、道路修建等,地表植被破坏后未及时修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岩石崩塌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针对崀山丹霞地貌景区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崀山丹霞地貌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得出影响因素强弱依次是:地质地貌(0.364)>气候气象(0.272)>水文(0.155)>土壤(0.122)>植被(0.064)>人类活动(0.028)。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了崀山丹霞地貌区的植被修复措施、水土流失修复措施、土壤修复措施和岩石崩塌对游客的安全隐患修复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