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是RA骨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对于RA或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发生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数量和功能方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功能,有研究发现RA患者及CIA模型的BMMSCs成骨分化能力异常,可能参与骨质疏松发生。临床观察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移植能够改善难治性RA患者病情。此外,部分RA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也得到改善。因此,我们推测异基因MSCs移植可能通过增强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和/或抑制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cytes,BMMs)的破骨分化,从而改善RA继发骨质疏松。本研究结果将为异基因MSCs临床治疗RA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目的:观察UC-MSCs移植对CIA小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探讨UC-MSCs移植对CIA小鼠BMMSCs成骨分化及BMMs破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DBA/1雄性小鼠,于第0天和第21天用牛Ⅱ型胶原(type Ⅱ o1laagen,CⅡ)进行免疫,诱导CIA动物模型。在首次免疫注射后的第28天,CIA模型全部诱导成功,将CIA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包括CIA对照组、UC-MSCs 移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anti-TNFα)治疗组和唑来膦酸(zoledronicacid,ZA)治疗组,每组8只。细胞移植治疗组予以5×106数量的UC-MSCs腹腔注射,4周1次,共注射2次。anti-TNFα治疗组每只鼠予以200ug/只的剂量腹腔注射,50ug/只/次,分为4次,每2周1次。ZA治疗组予以150ug/kg的剂量腹腔注射,注射1次。治疗8周后处死所有小鼠。自CIA小鼠发病至治疗结束,每3天进行关节炎评分,观察不同处理对CIA小鼠关节炎的疗效。治疗终点前每组随机选取3只小鼠,行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骨组织形态学参数,小鼠处理后取膝关节和股骨,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骨关节的病理改变。干预8周后处理小鼠,每组随机选取4只,分离、培养BMMSCs,选取培养第2~3代的BMMSCs,诱导成骨分化。在成骨诱导第7天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鉴定成骨分化能力,并分别在成骨诱导的第7和14天提取RNA和蛋白,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同时应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和/或TNFα的成骨培养基,诱导CIA小鼠的BMMSCs,对照组BMMSCs用常规成骨培养基诱导,在成骨诱导第7天按照上述方法行成骨分化功能检测。每组其余4只小鼠,收集骨髓细胞后,用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 OC 生成,诱导第 7 天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OC形成情况,镜下行OC计数并提取RNA,检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终点时,UC-MSCs移植组和anti-TNFα组小鼠的关节炎评分较CIA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ZA组的关节炎症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Micro-CT和HE染色结果证实,CIA小鼠关节炎发病8周时较对照组DBA/1小鼠出现明显骨质疏松,小鼠的BMD(P<O.01)、骨体积分数(rabecular 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P<0.001)和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P<0.01)显著下降。UC-MSCs移植后,CIA小鼠的骨质疏松有所改善。小鼠BMMSCs诱导成骨分化结果显示,CIA组ALP活性较DBA/1组减低(P<0.001);UC-MSCs组ALP活性较CIA组显著增强(P<0.001);BMP-2处理CIA组ALP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0.05)。RT-PCR结果显示CIA组的早期成骨相关基因ALP和Osterix,以及晚期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I)mRNA 水平,均较 DBA/1 组低(P<0.05),而 UC-MSCs 组 ALP(P<0.05)、Osterix(P<0.01)、COL-I(P<0.05)基因水平较CIA组升高。WB结果显示CIA组的ALP(P<0.01)和Osterix(P<0.001)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UC-MSCs组与CIA对照组比较,ALP(P<0.01)和Osterix(P<0.00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anti-TNFα治疗显示出上调ALP和Osterix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ZA治疗对CIA小鼠BMMSCs成骨分化无明显作用。BMP-2处理组ALP和Osterix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CIA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NFα处理组的ALP和Osterix表达则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TRAP染色和OC计数结果显示CIA组OC形成较DBA/1组增多(P<0.001),UC-MSCs移植明显抑制了OC生成(P<0.001)。RT-PCR结果显示CIA组的OC分化相关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2 的 mRNA 水平较 DBA/1 组高(P<0.01),而 UC-MSCs 移植显著抑制了 NFAT2 的 mRNA 表达(P<0.01);CIA组的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较 DBA/1 组低(P<0.05),而 UC-MSCs移植提高了 OPG的mRNA表达(P<0.05)。结论:CIA小鼠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骨质疏松,UC-MSCs移植在显著减轻CIA小鼠关节炎症的同时对其骨质疏松也有一定程度改善。CIA小鼠的BMMSCs成骨分化功能较DBA/1组减弱,而BMMs破骨分化较DBA/1组增强。UC-MSCs移植可增强CIA小鼠BMMSCs的成骨分化,并抑制BMMs破骨分化。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UC-MSCs可能通过促进成骨分化,抑制破骨分化发挥改善CIA小鼠骨质疏松作用。本研究将为临床应用UC-MSC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的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结合在建的白浪河大桥及摩天轮工程,研究了超大直径变截面无轴式摩天轮与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摩天轮施工的安装过程;采用MIDAS/Gen软件对无轴式摩天轮支撑体系进行模拟
介绍了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临床作用和供应问题;综述了近几年来红豆杉属植物的愈伤组织、细胞和胚培养的研究状况。
<正>一项好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由于不同企业的用工模式千差万别,而现有的法律规定又侧重于保护员工的利益,企业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了相关法律并需要向
本文利用己二酸对无水硫酸钙晶须、半水硫酸钙晶须进行改性,通过XRD、FTIR、SEM和EDS探究了改性机理,研究发现改性后两种硫酸钙晶须的晶型结构没有改变,且己二酸和两种硫酸钙
综合近几年来纳米ZrO2粉体在液体介质中分散的研究情况,发现时纳米ZrO2粉体的分散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pH值、盐离子(离子强度)、分散剂、固含量、液体介质和分散剂在ZrO2
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将人们的线下社交生活搬到了线上,使人们的虚拟化生活越来越丰富[1]。这些丰富的社交信息可以充分的刻画一个人的性格和形象,是一个人的信息化的表
本论文基于高水平的从头算方法,采用基本不变量神经网络拟合方法,构建了H+H2O2和OH+HO2反应体系的全维势能面,并对H+H2O2的两个反应通道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和RPMD(ring pol
随着三维地理信息以及虚拟现实应用的深入,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如:工程测量,摄影测量…)由于其在工作效率以及数据精度方面的不足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需要。Lidar(Light Detec
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2016年圆满完成了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笔者通过调研,总结出五十三团脱贫摘帽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并就下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建议。
重庆、上海两市开展的试点房产税改革,其效果并未达到民众与学者的预期,试点方案中显露出的诸多问题也是未来房地产税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房地产税的立法目的问题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