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马琳技战术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琳,中国当今直拍反胶进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他从1997年首次参加世界大赛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竞技水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一举获得男单,男团冠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2008年之后马琳大赛中输球明显增多。本文以北京奥运前后为时间段,统计分析了马琳2007—2010年30场重大比赛视频,得出马琳北京奥运会前后技战术变化特征:1.发球与接发球段好于相持段。接发球段为主要得分段。总体三段评估2007、2008年好于2009年与2010年。2.发球段技术稳定,得分率与使用率没有明显变化,发球与发球后主动抢攻能力强,效果好;2009与2010年接发球段接发球被攻的得分率降低明显(约为17%),接发球后控制的得分率开始高于接发球后抢攻。接发球段整体表现变差,从主动开始变为被动。2009与2010年相持段使用率提高(约为4%),侧身的主动威胁性开始一般化,反手使用率与得分率提高,威胁不够,主要集中一般段。3.发球主要在近网,比较分散。发球后抢攻主要技术从反手拉球向侧身变化,得分率下降明显,可能与研究马琳技战术的运动员增多,变线压制马琳正手有关。发球后控制技术使用从摆短向推挡变化,左斜线的使用增加。4.接发球抢攻技术主要为反手挑打与侧身。2008年的使用与得分都显著好于其他年份。接发球控制技术主要为摆短。主要落点与线路的使用从左向右变化。接发球后抢攻主要技术从侧身向反手拉球变化,得分率降低。接发球后控制技术主要为左斜线推挡。比较被动,得分率低于失分率。5.相持段技战术使用率低,得分率低。使用率集中体现在一般相持段。2009年与2010年使用率增加,得分率变化不明显。应该发挥自己的前三板得分优势,避免被拖入相持失去主动优势。相持段进攻主要技术从侧身向正手拉球变化,与相持被调动及马琳的体力变化有关。相持段控制主要技术为左斜线推挡,使用与得分率的有提高,但不显著。相持段防御马琳不占主动,失分率比较高。技术、落点以及线路没有明显规律。
其他文献
2001年中国滑雪人口已超过了700万,并以每年平均195%的增长率增长,整个滑雪市场的营业收入达到了上百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发
学位
电网中受关注母线处的谐波电压是系统中所有谐波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主要谐波源已知的情况下,量化这些谐波源在受关注母线处产生的谐波影响是划分谐波污染责任的前提。首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