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习理否定副词“不”“没有”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否定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语言中一般表现为否定句,现代汉语的否定句由否定词构成,“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随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不”和“没有”的用法有了较深的认识。但由于“不”和“没有”的用法具有复杂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和“没有”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在使用“不”和“没有”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偏误。“不”和“没有”的单项研究和对比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将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还很少。为了使留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本文将“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对“不”和“没有”的语法分布、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描述,探究它们的内在使用规律和特点,并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分析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有”产生偏误的因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策略。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不”和“没有”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并对本文的语料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部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和“没有”的语法分布和语义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是“不”和“没有”的认知对比,在这一部分采用对比的方法,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方面考察“不”和“没有”的异同;第四部分是留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分析,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研制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归纳留学生“不”和“没有”的偏误类型,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探究产生其偏误的因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对策;第五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进行总结与回顾,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并展望本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教学做出点滴的贡献。  
其他文献
去拜访青年艺术家翟一涛是一个阳光散漫的午后,民大校园里的银杏落了一地,是大片大片的鲜黄,这样的日子最适合饮茗、读史,慢慢品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翟一涛似乎少了那种生冷蹭倔,反而多了份温文尔雅,也许是长期受到学校学术氛围的熏陶,也许是被天府之国的儒雅之气赋予。在成都读了三年研究生后,他没有像许多同龄画家那样选择做职业画家的生活,而是留校成为一名教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性格使然。一边踏实地
现阶段,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薄弱地区的孩子能平等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了县(区)域内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