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由于银行传统业务规则的限制,缺乏可持续抵押品,资金流与数据流相对隔离,信息的集成服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限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加入所引起的企业信息甄别成本、企业违约成本、风险承担成本、平台设立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现实指导途径。在分析现有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下,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模型,并在分析传统模式之后更进一步构建跨境电商环境下拓展模型,探究银行和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能否有效缓解现阶段企业融资难题,寻找运作机制与成功所需条件,解释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机理,从而为这种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为了进一步检验理论结果,文章第三部分建立实证模型,考量了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跨境电商企业融资现状,随着不断完善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增大企业违约成本、企业信息甄别成本等机制暴露企业信用类型,并降低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为理论结果提供了事实证据,进一步有效阐释了银行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新型信贷模式。在抵押品与跨境电子商务数据实时共享的筛选机制下,传统渠道无法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在新模式下重新获得银行贷款,累积信用,并且获得银行专业风险管控帮助。本文为这一创新信贷模式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传统的银企信贷运作机理下,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无法提供足额抵押品而受到信贷配给的制约,在新型模式下可以重新获得所需贷款,也进一步丰富现有信贷配给现象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