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某露天铁矿工人粉尘接触评估与早期职业损害的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PM2.5采样方法,对某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中的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行接触评估包括PM2.5浓度和总粉尘浓度及呼吸性粉尘,探讨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中的总粉尘浓度和PM2.5浓度关系。对露天铁矿接尘工人进行PM2.5暴露评估,评价露天铁矿接尘工人工作环境PM2.5暴露水平,探讨工作环境下PM2.5检测的重要性和工作环境PM2.5暴露与人群早期职业损害的关系。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以某露天铁矿采矿、选矿、筛分车间为研究现场,在该露天铁矿各车间内设置采样点,进行PM2.5和总粉尘及呼吸性粉尘的检测,了解其工作环境下的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PM2.5浓度。同时将不同工种工人的分为接尘人员(暴露组)、该露天铁矿非接尘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暴露组和对照组采用监测环境污染物浓度结合时间-活动日记的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暴露评估,计算研究对象不同工种工人工作环境下PM2.5平均浓度及暴露剂量和潜在暴露剂量、同时收集心电图、血压、肺功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总粉尘浓度定点采样21个合格样本数为6个。呼吸性粉尘采样合格样本数为13个,PM2.5采样样本超标倍数最低为3.86倍最高达到31.86倍(环境卫生标准),由于没有PM2.5的职业卫生标准按照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比例,设定PM2.5的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为0.5mg/m3,在此限值下该露天铁矿的超标倍数为0.8-7.6倍,属于重度污染。工作环境下的8h-TWA PM2.5浓度占总粉尘浓度的44.8%。接尘组不同工种的工作环境下的平均PM2.5颗粒物浓度高于对照组工作人员,接尘工人8h工作时间内的平均PM2.5浓度、暴露剂量、潜在暴露剂量分别为皮带工(1.004±0.087mg/m3、7.826±1.815mg、12.055±1.044mg)、破碎工(1.089±0.170mg/m3、7.588±2.237mg、13.078±2.048mg)、筛分工(1.171±0.359mg/m3、8.891±1.549、14.061±4.310)、高于对照组选矿工(0.135±0.440mg/m3、1.001±0.276、1.501±0.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接尘工人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R、FEF75(分别为3.26±0.93L、3.20±0.88L、9.83±3.03L/S、4.14±1.75L/S)低于对照组工人(分别为3.61±0.92L、3.57±0.85L、10.92±2.34L/S、4.59±1.83L/S)且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以轻中度肺损伤为主(分别为49人和5人)多为限制性呼气障碍(55人异常率39.2%)与对照组的轻中度肺损伤人数(分别为28和3人)限制性呼气障碍和异常率(分别为31人、2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两组之间患病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患高血压人数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中PM2.5水平污染严重,劳动者属于高PM2.5暴露,该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的PM2.5对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且以限制性呼气障碍为主。PM2.5对心血管系统的早期影响还不能确定。应针露天铁矿工作环境建立和完善PM2.5细颗粒物监测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通过对乙酰化微管蛋白α(Ac-α-Tub)的调节,抑制矽肺大鼠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分析Ac-α-Tub在不同器官纤维
文章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微安表改装成多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实验中,并对该实验各个环节进行理论分析。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家兔是草食动物,合理利用青粗饲料不但能适当降低饲养成本,还有利于维持兔正常的消化机能,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家兔的死亡率,直接影响养兔成败.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破坏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关于泥石流浆液以及石块对结构物持续动荷载冲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设计环节也较少涉及桥梁的抗泥石流冲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