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PM2.5采样方法,对某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中的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行接触评估包括PM2.5浓度和总粉尘浓度及呼吸性粉尘,探讨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中的总粉尘浓度和PM2.5浓度关系。对露天铁矿接尘工人进行PM2.5暴露评估,评价露天铁矿接尘工人工作环境PM2.5暴露水平,探讨工作环境下PM2.5检测的重要性和工作环境PM2.5暴露与人群早期职业损害的关系。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以某露天铁矿采矿、选矿、筛分车间为研究现场,在该露天铁矿各车间内设置采样点,进行PM2.5和总粉尘及呼吸性粉尘的检测,了解其工作环境下的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PM2.5浓度。同时将不同工种工人的分为接尘人员(暴露组)、该露天铁矿非接尘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暴露组和对照组采用监测环境污染物浓度结合时间-活动日记的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暴露评估,计算研究对象不同工种工人工作环境下PM2.5平均浓度及暴露剂量和潜在暴露剂量、同时收集心电图、血压、肺功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总粉尘浓度定点采样21个合格样本数为6个。呼吸性粉尘采样合格样本数为13个,PM2.5采样样本超标倍数最低为3.86倍最高达到31.86倍(环境卫生标准),由于没有PM2.5的职业卫生标准按照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比例,设定PM2.5的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为0.5mg/m3,在此限值下该露天铁矿的超标倍数为0.8-7.6倍,属于重度污染。工作环境下的8h-TWA PM2.5浓度占总粉尘浓度的44.8%。接尘组不同工种的工作环境下的平均PM2.5颗粒物浓度高于对照组工作人员,接尘工人8h工作时间内的平均PM2.5浓度、暴露剂量、潜在暴露剂量分别为皮带工(1.004±0.087mg/m3、7.826±1.815mg、12.055±1.044mg)、破碎工(1.089±0.170mg/m3、7.588±2.237mg、13.078±2.048mg)、筛分工(1.171±0.359mg/m3、8.891±1.549、14.061±4.310)、高于对照组选矿工(0.135±0.440mg/m3、1.001±0.276、1.501±0.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接尘工人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R、FEF75(分别为3.26±0.93L、3.20±0.88L、9.83±3.03L/S、4.14±1.75L/S)低于对照组工人(分别为3.61±0.92L、3.57±0.85L、10.92±2.34L/S、4.59±1.83L/S)且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以轻中度肺损伤为主(分别为49人和5人)多为限制性呼气障碍(55人异常率39.2%)与对照组的轻中度肺损伤人数(分别为28和3人)限制性呼气障碍和异常率(分别为31人、2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两组之间患病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患高血压人数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中PM2.5水平污染严重,劳动者属于高PM2.5暴露,该露天铁矿工作环境下的PM2.5对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且以限制性呼气障碍为主。PM2.5对心血管系统的早期影响还不能确定。应针露天铁矿工作环境建立和完善PM2.5细颗粒物监测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