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日益复杂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证其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行,以及降低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在防范金融恐慌和社会动荡、避免金融危机扩大与蔓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防止银行挤兑、增强公众信心,然而它的的存在可能会削弱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增加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并导致更为严重的金融动荡。我国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其落地必然伴随着对银行系统的微观冲击,因此必须充分估计并且积极应对制度落地初期的各种可能的冲击,以确保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平稳过渡。 本文基于多元面板回归,引入存款保险虚拟变量和危机期间虚拟变量,通过对全球范围内984家银行的风险指标Zscore和MES建立多组包含交叉项的回归模型,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及系统稳定性的净效应。 本文结论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一方面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使得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在金融危机期间与非危机期间,这两种影响的相对强弱程度是不同的。在非危机期间,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银行风险及其风险贡献,对银行系统稳定性有负向影响;而在危机期间,存款保险制度会降低银行风险及风险贡献,改善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在整个样本时间区间内,存款保险制度的净效应最终为负。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