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步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走进社会的切入点。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志愿服务必须遵从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这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问题,诸如,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有待加强、服务内容有待丰富、志愿服务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真正整合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志愿活动流于形式、志愿者缺乏培训和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和把握“新目标”、“新思想”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志愿服务建设,在志愿服务教育、责任担当层面探索新的路径和空间,从而进一步开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研究的是绪论,涉及到对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思路进行研究,对本文的研究框架有个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理论阐释部分,主要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及特征,第三部分从以历程探索为基础,从起步、发展、成熟、深入四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阶段,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脉络,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队伍人数越来越多、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志愿服务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问题,第六部分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路径,在分析的过程中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挖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在潜力、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教育、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体系建设、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有序推进,进而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