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幼儿义务教育应是公益性的,让公共财政负担每一个适龄儿童入读幼儿园,是政府履行责任、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本论文围绕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与研究为逻辑起点,将幼儿教育划分为四种模式:全义务教育模式、半义务教育模式、免费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进一步探讨重庆公租房社区发展幼儿义务教育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最终确立在重庆公租房社区试行幼儿义务教育创新的价值取向:在世界范围内,幼儿义务教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既是一种世界性潮流和趋势,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制约和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与文明程度;对中国而言,幼儿义务教育还处于探索之中,发展相对滞后,义务教育前置(幼儿义务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势和任务。本论文在调查研究与深入分析基础上,对国内外主要城市公租房建设进行概述,重点剖析现行“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幼儿教育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发展“民心佳园”幼儿义务教育机制构建的路径与机制:突出“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幼儿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重庆市一级幼儿园(全日制)标准,打造全国第一个公租房社区试行幼儿义务教育实践,即“一体系三机制”——建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支持的多元力量支持的幼儿义务教育体系,以及实施幼儿义务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人力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本论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期对“民心佳园”社区与重庆38个区县幼儿园管理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工作;中期,对调研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幼儿教育相关教育学、管理学理论进行归纳分析,融入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之中;后期,探求幼儿义务教育的现实基础、基本构想、创新制度及运行规律,构建试行“民心佳园”幼儿义务教育的路径与机制,形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