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炎及肝衰竭患者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初步探讨与肝衰竭相关的血清候选标志物,为临床救治肝衰竭病人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联合液体蛋白芯片(磁珠)技术检测51例肝衰竭(建模组)及25例慢性肝炎(建模组)患者血清,获得相应的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eak cationic exchanger,WCX)多肽表达图谱(检测范围为相对分子质量位于800-10 000Da之间的血清多肽指纹图谱),同时结合FlexAnalysis 3.0和ClinProTools 2.1数据软件寻找差异多肽峰,并建立相应的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疾病诊断模型,以此模型盲法筛选另外25例肝衰竭(验证组)和8例肝炎(验证组)患者,评价该诊断模型的准确度和识别率。同时寻找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组血清差异多肽峰,建立诊断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盲法验证。结果51例肝衰竭(建模标本)与25例慢性肝炎(建模标本)患者血清多肽指纹图谱经FlexAnalysis 3.0和ClinProTools 2.1数据软件分析后,在质荷比为800-10 000范围内共检测出87个多肽峰,其中61个多肽峰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别(P<0.01)。经遗传算法处理后,建立了由5个差异多肽峰组成的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疾病诊断模型,5个多肽的质荷比(m/z)分别为1944.43、4942.04、4963.59、7765.36、9289.21,其中4942.04、4963.59两个多肽峰在肝衰竭患者中高表达,其余低表达。用另外25例肝衰竭和8例肝炎对照患者盲法验证由以上建模多肽峰建立的诊断模型,结果25例肝衰竭中24例被正确划分,正确率为96%,8例肝炎对照中8例全被正确划分,正确率为100%,建立的诊断模型显示了较好的区分能力,其识别率可达97.41%。慢加急性肝衰竭组与慢性肝衰竭组相比,共发现4个(m/z分别为3140.91、2560.5、2941.96、2739.59)差异显著表达的Clinprot多肽峰(P<0.05),其中2941.96多肽峰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其余3个高表达。经遗传算法软件分析后,建立了由5个多肽峰(m/z分别为9288.97、2925.57、4679.56、1518.39、2899.12)组成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的疾病诊断模型,并用另外1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例慢性肝衰竭样本对以上诊断模型进行了盲法验证。研究结果发现1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被正确划分,正确率为77%,9例慢性肝衰竭被正确划分,正确率为75%,该诊断模型识别率为88.15%.结论用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乙肝相关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多肽图谱,发现由5个表达差异多肽峰组成的诊断模型可以有效区分肝衰竭与肝炎患者。ClinProt磁珠联合MALDI-TOF-MS技术是一种寻找肝衰竭潜在标志物的有效方法。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不断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并对本研究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