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C8260的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现代技术、工艺、材料的应用,使卫星和卫星产品小型化、智能化、轻型化成为可能。随着高性能轻小型载荷的工程实现及微电子技术的成熟应用,功能密度高、技术性能强的现代小卫星应运而生。小卫星集成度高,需要以通用化、系统化、模型化为原则,构成高性能微纳卫星综合电子体系结构,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小卫星普遍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以减少传统卫星中的下位机数量。通过高性能软件,简化硬件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所以需要选择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和对外围设备的管理能力。卫星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操作系统的选择和民用设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嵌入式Linux系统虽然在民用嵌入式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卫星上应用较少。本文从典型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特点入手,分析嵌入式Linux系统用于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可行性,并为一个基于MPC8260处理器的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设计操作系统。本操作系统设计包括引导程序的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和剪裁以及文件系统的制作三部分。引导程序采用Uboot-1.1.4进行移植,根据硬件平台的特点,增强和扩展了Uboot-1.1.4的功能。主要包括规划存储器的地址空间、配置硬件设备、改良Flash驱动程序。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选择稳定的Linux2.4内核进行移植和剪裁。根文件系统使用Ramdisk文件系统,采用ext2文件系统格式。同时,本设计在原有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完成了基于Flash的J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为后续系统开发和升级提供参考。经测试,本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可以配合星务管理程序稳定的运行。
其他文献
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
期刊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
有人说,医院里的故事,每一个都可以检验人人性。  作家蔡崇达的小说《皮囊》里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他在书中这样写道:“这个叫做重症病房的地方,位于这医院的顶楼。电梯门一打开,就是这走廊,以及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疾病名字。他们各自占据了几个病房,以俘虏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统治力。到了这最顶层,我才知道医院的秘密:原来在疾病帝国,也是用武力统治的,谁最残忍最血腥,谁就站在最高的
通过对长薄鳅野生亲鱼的收集、驯养以及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测定、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对长薄鳅生物学特性及目前的研究进行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