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现代技术、工艺、材料的应用,使卫星和卫星产品小型化、智能化、轻型化成为可能。随着高性能轻小型载荷的工程实现及微电子技术的成熟应用,功能密度高、技术性能强的现代小卫星应运而生。小卫星集成度高,需要以通用化、系统化、模型化为原则,构成高性能微纳卫星综合电子体系结构,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小卫星普遍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以减少传统卫星中的下位机数量。通过高性能软件,简化硬件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所以需要选择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和对外围设备的管理能力。卫星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操作系统的选择和民用设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嵌入式Linux系统虽然在民用嵌入式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卫星上应用较少。本文从典型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特点入手,分析嵌入式Linux系统用于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可行性,并为一个基于MPC8260处理器的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设计操作系统。本操作系统设计包括引导程序的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和剪裁以及文件系统的制作三部分。引导程序采用Uboot-1.1.4进行移植,根据硬件平台的特点,增强和扩展了Uboot-1.1.4的功能。主要包括规划存储器的地址空间、配置硬件设备、改良Flash驱动程序。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选择稳定的Linux2.4内核进行移植和剪裁。根文件系统使用Ramdisk文件系统,采用ext2文件系统格式。同时,本设计在原有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完成了基于Flash的J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为后续系统开发和升级提供参考。经测试,本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可以配合星务管理程序稳定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