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由西方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我们党从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那一刻起,便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论,又要联系时代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加以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这是它的生命力能够不断发展、保持生机的重要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既是历史的也是面向未来的课题。本文以民主革命时期为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历程,回顾了党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上的艰难探索,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情相结合的本质,揭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特征,力求从理论上呈现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并突出党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增强党的建设与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本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依据,分别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梳理概括分析阐释;第三部分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程,以时间的推移为基本线索,相关历史事件为参考依据,依次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起点、历史演进与科学确立;第四部分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成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纲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三大法宝理论、实事求是理论、优良传统作风等五个方面予以系统梳理和综合概括;第五部分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特征,分别论述了主体认识特征、正确结合特征、与时俱进特征的本质内涵与重要意义;第六部分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现实启示,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方法论的重要性、增强党建与稳固执政党地位、提升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进一步突出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七部分是结束语,是对本文主题研究进行一个综合概括并联系中国当前发展情况予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