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莱芜地区基因型的分布、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来自莱芜地区的HBV-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136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定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序列测定法,对血清中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莱芜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68.4%(93/136),B型占19.1%(26/136),B+C混合型占12.5%,未发现A、D、E、F、G、H型。病毒载量均值从B型、混合型到C型依次升高,B型载量水平显著低于C型及混合型(P<0.01);C型及混合型间比较无差异(P>0.05)。B型中ASC、CHB轻度比例显著高于C型、混合型ASC、CHB轻度比例(P<0.05)。C型基因型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以及重型肝炎、肝硬化的比例依次升高。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者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者。结论(1)莱芜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存在B型、C型、B+C混合型,以C型为主,未发现莱芜地区人群中分布已知的其它基因型。(2)HBV感染者基因型与临床疾病谱有关,C基因型与较为严重的肝病有关。(3)慢性HBV感染者的HBV携带者和轻度慢性乙肝患者组中,C型均较B型年龄大,其它组别则与年龄无关,乙肝病毒基因型的构成比与性别无关。(4)C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5)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影响病毒复制和患者临床表现、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