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干旱河谷优良早实核桃引种适应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渡河干旱河谷位于长江中上游,是水土保持和防治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该区域农村农业和城镇发展的中心。然后由于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地区环境破坏有加重趋势,产业发展和环境条件不协调发展引发了一些列问题。因此,在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探索经济植物的引种栽培,注重经济植物的引种选育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促进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核桃在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一定的栽培经验,但栽植管理技术比较粗放,其品种差异大、品质良莠不齐、单产低等问题,部分地抑制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此,本试验以“香玲”、“8518”、“云新14号”、“9818”等四个早实核桃品种为引种材料,研究其引种生态适应性,以期为区域内核桃品种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其试验结论如下:(1)引种的4个优良早实核桃品种中,在不同的试验地的各引种品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KJ试验地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KG和LC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比KJ高。(2)同一引种品种在同一试验区的春季栽植成活率明显高于秋季栽植成活率(p<0.01),建议下一步优先考虑春季种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3)在相对一致的海拔及环境条件下,各品种之间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表现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大小表现为香玲>8518>9818>云新14号,保存率大小表现为香玲>8518>云新14号>9818。(4)通过连续3a对引种的4个品种在各试验地的地径生长量和高生长量进行调查发现,各引种品种的地径、苗高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综合看,以香玲的生长势最优,8518与本地品种长势较一致,云新14号和9818的长势表现较弱。(5)引进的品种在各试验地的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海拔的上升各品种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有滞后,而落叶期有提前的趋势;引进品种物候期与本地种差异明显,与本地种对比,引进的试验品种的萌动期、展叶期、花期较本地品种均有提前,落叶期均比本地品种延后。(6)引进的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无明显的病虫害发生。但结合引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地生态立地条件,以香玲的抗逆性表现最强,8518次之。通过对引种苗木的生长存活、保存率、苗木苗高地径生长量、抗逆性及物候期的比较研究,加上与本地种对照,综合分析,以香玲品种的综合表现最佳,对区域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8518品种其次,云新14号和9818表现较差。在引种的4个品种中,香玲较适合在区域内做推广试验。
其他文献
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五次并购浪潮,每次都遵循着经济发展规律,并与每个时期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第五次
目前,随着我省公路建设事业的大规模发展.并进入“黄金时代”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有些地方也曾出现一些足以引起公路部门高度重视的工程事故.桥梁坍塌。路面破坏,工程缺陷等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