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全气象系统及出力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出力具有明显的间歇波动特性,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给电网调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光伏出力预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全气象参数是光伏出力预测的基础,因此光伏电站全气象参数传感网络的研制与出力预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传统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存在扩展性和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开发了一款模块化结构的光伏电站全气象参数传感网络。根据不同气象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参照电力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基于嵌入式技术研制了气象各参数的传感终端,传感终端数据通过CAN传送给RTU,然后以TCP/IP工业以太网传给上位机系统。该系统已在屋顶光伏电站投入使用,具有测量精度高、界面友好、扩展性强等优点。光伏出力受多元气象因素的影响,预测模型输入变量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预测精度。本文针对光伏出力与多元气象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展研究,定义权重系数作为衡量气象影响因子作用程度的评价指标。根据光伏发电原理和数据的可用性,确定后续光伏出力预测所用到的气象影响因子。针对传统预测模型结构单一很难达到预测精度要求的问题,通过提取历史数据中反映天气状态的特征量,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的天气状态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历史数据间的空间相关性和形状相似性,通过仿真实验对比,模型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建立了引入激励函数的Elman神经网络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模型。改进后的Elman神经网络解决了传统Elman神经网络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提高建模效率。采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光伏电站监测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实际算例仿真验证。算法改进前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均方根误差为5.44%。通过改进激励函数,相对均方根误差减小至3.43%,精度提高2%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应能力强,能在多种天气类型下实现光伏出力准确预测。本文研制的全气象参数传感网络具有通用性,基于天气状态的模式分类与识别方法和改进后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简洁高效、预测精度较高的特点,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普及与推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已纳入我国经济发展规划中。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煤炭、石油等能源产能过剩,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能源污染
以矩盒形件为研究对象,对凸缘部分按几何特征予以分区,并在eta/DYNAFORM 5.6和MSC.Marc/Mentat软件中对其分区压边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各区域压边力对零件成形性
随着大型核电低压转子锻件尺寸和重量的增加,锻造工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主拔长工艺中锻件变形能够均匀,而且可防止漏砧,防止局部存在未变形区。文章提出多道次拔长
1956年下半年,我国不少地方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罢工、罢课和请愿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引起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震惊和关注。在半年内,全国各地,大约1万多工人罢工,1万多学生罢课
特低产液油井产量低、含水率变化范围大,测量和解释要复杂很多.本文根据特低产液井的特点,结合我们多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于特低产液油井的测井工艺、测井方案和解释
目前DCS系统被广泛运用于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为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软件平台。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更是对整个DCS系统和火力
餐饮食品环节上接农产品种养殖,中联农产品及各类食品销售,下对公众消费,是“舌尖上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随着“放管服”“四个最严”及“食品安全战略”的落实,特别是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