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常用原料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利用已建立的方法,分析我国保健食品常用原料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我国保健食品常用植物性原料植物甾醇的含量与其他营养素及功效成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指导保健食品原料的选择。方法本研究首先摸索了保健食品常用植物性原料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并对其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进行验证,计算出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利用已建立的植物甾醇分析方法,以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中列出的物品(见附录2、3)为依据,选择在保健食品研发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草药约150种,对其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植物类别的中草药中植物甾醇存在的形式、比例及分布情况。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对其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镁、钠、钾)和三种常见功效成分——黄酮、皂甙、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有关方法分析各营养素和功效成分与甾醇之间的关系。结果建立的植物甾醇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分析条件,使得各甾醇单体的分离效果好,杂峰少。样品加标回收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谷甾烷醇的回收率分别为88%、90%、95%、92%;另外,各植物甾醇单体的RSD%均小于6%,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以上,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谷甾烷醇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2 mg/L、0.2 mg/L、0.3 mg/L、0.1mg/L。利用已建立的GC分析方法,对保健食品常用的150种原料中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样品均检测到植物甾醇,且在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花类样品植物甾醇平均含量最高,达137.8mg/100g;其次为果实种子类样品,为97.2 mg/100g;根类和其他类样品植物甾醇的平均含量接近,分别为60.0 mg/100g和61.8 mg/100g;叶类样品植物甾醇的含量与平均值(此次分析样品的均值)相等,为75.5 mg/100g;地上部分样品植物甾醇含量最低,为52.5 mg/100g。常见植物性原料中各甾醇单体的含量以β-谷甾醇为主,且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各营养素和功效成分并不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甾醇与其他营养素和功效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含量与蛋白质、脂肪、灰分、钙、镁、黄酮的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5、0.203(P<0.05)、0.290、0.226、0.347、0.430,(P<0.01);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2,(P<0.05);与钠、钾、铁、皂甙、生物碱的含量不相关。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可以作为本次研究中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GC条件的选择,使得各植物甾醇单体能很好的分离,且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在其他实验室容易实现。首次对保健食品常用原料植物甾醇的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丰富了我国功效成分数据库,也为中草药的利用和开发奠定了基础。找出各营养素和功效成分间的关系,对保健食品原料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