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水产饲料添加剂和草鱼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着重叙述了国内外关于酸化剂、植酸酶对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的酸化剂和植酸酶,研究酸化剂和植酸酶对草鱼营养生理效应的影响,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酸化剂和植酸酶对草鱼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了不同处理组的添加效果,旨在为研发草鱼无抗全价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2)酸化剂、植酸酶对草鱼生长和磷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以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等为主要原料配制成蛋白含量28%的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并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1%磷酸、0.21%柠檬酸、0.21%乳酸和0.21%复合酸,研究了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8周,养殖试验在重庆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室内水族箱(1m×0.5m×0.5m)中进行。在正式试验前,草鱼鱼种在暂养池经过消毒、驯化一周以适应试验饲料及环境,其后选择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箱投放30尾鱼。研究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其中复合酸组效果最好(P<0.05),但磷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草鱼体营养组成和P、K、N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磷酸组Mg和Cu,柠檬酸组Mg、Mn、Fe和Cu,乳酸组Mg、Fe和Cu,复合酸组Ca、Mg、Fe、Mn、Cu和Zn含量显著提高(P<0.05);③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均显著提高草鱼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添加复合酸显著提高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添加乳酸和柠檬酸显著提高肝胰脏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④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显著提高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溶菌酶(LSZ)活性,添加乳酸和复合酸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添加复合酸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认为,饲料中添加酸化剂能够促进草鱼生长,增强其消化、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其中柠檬酸和乳酸效果优于磷酸,复合酸效果最好。(2)以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等为主要原料配制成蛋白含量28%的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1%复合酸作为酸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1%复合酸和1000U/Kg植酸酶作为植酸酶组,研究了酸化剂和植酸酶联合配伍对草鱼生长和磷利用率的影响。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8周,养殖试验在重庆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室内水族箱(1m×0.5m×0.5m)中进行。在正式试验前,草鱼鱼种在暂养池经过消毒、驯化一周以适应试验饲料及环境,其后选择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箱投放30尾鱼。结果表明:①酸化剂组和植酸酶组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同时植酸酶组可使4项指标达到最大值;②酸化剂组和植酸酶组对草鱼形体指标影响均显著,而对草鱼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显著提高了矿物元素P、Ca、Mg、Zn、Cu、Mn和Fe含量(P<0.05),其中植酸酶组P、Ca含量显著高于酸化剂组(P<0.05);③酸化剂组和植酸酶组均显著增强了草鱼的抗氧化能力和血清溶菌酶LSZ含量(P<0.05),植酸酶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酸化剂组(P<0.05);④酸化剂组和植酸酶组显著提高了草鱼鱼体总磷贮积量(P<0.05),从而提高了饲料磷利用率。由此可知,酸化剂和植酸酶的联合配伍对草鱼生长和磷利用率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