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未发生感染时、合并感染时及感染控制后末梢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病例及分组:本研究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科血液组住院的完全缓解后定期化疗的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L117例、L2 36例、无L3病例。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进行化疗320个疗程,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为化疗前、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任一时间合并感染的白血病患儿,各种感染共138次,其中包括呼吸系统感染55次,消化道感染43次,其他部位感染共40次,本课题仅对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进行研究,感染组患儿在加用抗生素治疗后,疗效明显;非感染组为化疗前未合并感染的白血病患儿,我们随机选取58次进行研究。另将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年龄和性别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匹配。2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别于感染时(如发热第1~2天)、感染控制后(体温正常3~5天)和完全缓解后定期化疗前未合并感染时分别采集末梢血15μl测定hs-CRP,记录数据备用。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在我院儿科门诊健康查体时采集末梢血15μl测定hs-CRP,记录数据备用。3统计学分析:将所得检测数据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中位数(Median, M)和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 QR)表示。因为有些患儿或正常儿童hs-CRP检测值<0.5 mg/L或>200 mg/L,根据统计需要,把hs-CRP检测值<0.5 mg/L的检测数值统一赋值为0.4 mg/L,把hs-CRP值>200 mg/L的检测值统一赋值为201 mg/L。各组间比较将hs-CRP值进行变量转换后采用单因素多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将hs-CRP值进行变量转换后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健康儿童hs-CRP值均为<0.5 mg/L。2感染组ALL患儿合并感染时hs-CRP的中位数为43.2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56.975(mg/L);感染控制后hs-CRP的中位数为5.4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10.850(mg/L);非感染组ALL患儿hs-CRP的中位数为0.4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0.000(mg/L);对照组儿童hs-CRP的中位数为0.4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0.000(mg/L)。3感染组ALL患儿合并消化道感染时hs-CRP的中位数为42.2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92.100(mg/L),感染控制后hs-CRP的中位数为5.6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10.100(mg/L);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时hs-CRP的中位数为52.7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49.200(mg/L),感染控制后hs-CRP的中位数为5.000(mg/L),四分位数间距为11.700(mg/L)。4各组间比较结果4.1 ALL患儿合并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感染控制后、非感染组以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2 ALL患儿感染控制后hs-CRP的表达水平仍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3 ALL患儿未合并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hs-CRP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5 ALL患儿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与合并消化道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采集末梢血测定hs-CRP在儿童ALL合并感染时为高水平表达,合并呼吸系统感染与消化道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提示hs-CRP可以作为儿童ALL合并感染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指标,对儿童ALL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2 hs-CRP在儿童ALL合并感染控制后明显降低,可作为感染已得到控制的一个监测指标;同时动态观察hs-CRP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判断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情况。3儿童ALL未合并感染时hs-CRP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