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广告翻译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符号以及最为常见的应用文体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贸易的深入往来,一大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纷纷走向世界舞台。它们不仅验证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更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汉英广告翻译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能否让国外消费者准确、有效地了解相关产品及服务的具体情况,更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与程度。外语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历经近二十年时间,各家意见纷纭,逐渐形成了良好、活跃的研究局面。其中,以德国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对指导广告翻译的研究尤其值得一提。功能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于德国。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功能理论不同于以往以语言学为出发点的翻译研究理论,将分析重点放在话语分析及社会学上,并对指导应用文体翻译提出值得借鉴的方法论。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以译文文本的目的为指导,由译者自由选择源语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并通过易于被的语读者接受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功能翻译不拘泥于具体翻译策略,而主张“以目的决定手段”。正是这种自由、灵活的翻译价值观,使得功能派翻译理论尤其适合于同样灵活、多变的广告翻译。本文系统介绍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并集中阐释了其中代表学者的核心观点,并列举说明了将功能理论应用于广告翻译的可能性及切入点。此外,作者概述了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功能,并对汉英广告文本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同特征。作者通过列举多种具体翻译策略及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功能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验证了其适应性及有效性。这些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增补翻译法、缩减翻译法、改译法、仿译法以及模仿式翻译。相对而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研究理论,就其自身及应用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作者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小结并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入世而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跨国公司的涌入,而且还有中美合作学校的大量涌现。这些学校不仅为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价值观
在福克纳创造的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来自广泛的社会阶层,数量众多,个性鲜明,命运多舛。这些特征使得这些女性构成了一个极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世界文坛享有盛名的英国作家。《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最为著名的作品。小说1969年一闯世就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该小说因其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