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理论视角看《等待戈多》两个中译本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理论是由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一个较新的语用观。他提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性视角对语用进行描述和阐释的系统而连贯的分析方法。根据顺应理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的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语言使用的特殊形式也应可以从顺应理论的视角去研究。然而,这个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没有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鉴于此,本文运用动态顺应理论来分析比较《等待戈多》的两个中译本,分别为施咸荣译本和廖玉如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原文的理解还是译文文本的组织都要不断进行选择和顺应,这就决定了顺应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随后以顺应论的核心概念—动态顺应为基础,分别从时间顺应,语境相关成分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动态顺应在《等待戈多》的译文中的运用和体现。对比分析涉及到两个译本在文化负载表达、性描写、翻译方法选择如删译、脚注等方面的不同,并用动态顺应的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翻译实际上种复杂的不断进行选择的活动,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交际环境和目的,在不同意识程度的参与下针对语言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而且为了保持经典的魅力,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对文学作品进行重译或者修订以顺应不同的时间、语境和交际目的。译本的比较不要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还应考虑到翻译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因此,动态顺应理论,作为一种语用综观,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可以广泛应用于未来的翻译研究。
其他文献
系统采用STC12C5A系列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控制的,系统内的单片机将液位检测模块反馈的数据经过处理并且计算出水位高低并利用单片机定时中断自动换水、自动喂食、使用DS18B
针对深井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防治难题,综合事故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深井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发生机制、防治技术及其危险性的分区分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煤
总结了吕梁市多年来淤地坝的建设效益,针对坝系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强化对坝系建设的认识、完善坝系工程的前期规划、加大坝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
本论文是以日本著名的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集为中心,通过比较童话集韩日对照文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语来了解韩日拟声拟态语表现上的特征及相异之处。这篇论文的价值在于通过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可归咎于三大原因:一是水土生态恶化,二是环境污染,三是资源衰竭。水土生态保持认为植被与水土是相互联系
广西麻鸡在相同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采用笼养-放养(模式1)、笼养-放养-笼养(模式2)两种模式,通过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定西市树立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把水土保持摆在农业基础产业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为培育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了基础平台。针对水土保持治理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现状
针对新型桅杆密闭空间内的高热流密度难题,开展了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建立了桅杆内空调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仿真模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