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脉冲光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建立的实验条件及其组织学变化。方法:1.将2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6只,大鼠称重后以10%水合氯醛0.5ml/100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将大鼠固定好剪除脊柱两侧被毛并涂抹脱毛膏进行脱毛(选取大鼠脊柱两侧皮肤作为烫伤部位)。脱毛后用生理盐水轻擦脱毛区,然后将大鼠分笼饲养。2.将鼠脊柱两侧皮肤铺平,选用AFT SR模块手具对准脊柱两侧皮肤进行造模,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3、4组烫伤条件分别为强脉冲光照射7次、8次和9次,每次调节脉冲光能量为20J/cm2,照射部位无菌纱布包扎,分笼饲养。3.在造模后的24h、48h分别用无菌刀片取下正常对照组及第2、3、4组的大鼠脊柱两侧的皮肤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科做组织学检查。研究结果:1.第1组大鼠正常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连续性好、排列整齐、层次清楚,与真皮层紧密连接。皮脂腺、毛囊及毛根结构清晰、完整,细胞形态正常,横纹肌细胞间隙紧密,排列整齐。2.第2组大鼠皮肤组织学表现:表皮连续性较好,伴轻微脱落,无水疱形成,角质层、透明层及颗粒层可见部分互相融合,结构稍不清;真皮浅层有轻微充血和水肿,并可见白细胞的浸润,真皮深层及肌肉层没有明显变化。3.第3组大鼠皮肤组织学表现:表皮层脱落,与真皮层分界不清晰,真皮有明显的水肿,可见白细胞浸润带,胶原纤维肿胀,真皮间质水肿可见黏液性变,皮下胶原纤维离散、排列紊乱,部分腺体及毛囊破坏,肌肉层基本正常。4.第4组大鼠皮肤表现:表皮与真皮完全分离脱落,其分界模糊不清,皮肤全层及附件均发生凝固性坏死,皮下组织可见血管扩张、充血,组织之间有明显的白细胞漫润带。大部分腺体及毛囊破坏,肌肉肌纤维原有结构部分消失而互相融合。结论:大鼠模型制作过程中,皮肤烧烫伤的程度同时受照射次数、能量的影响。本实验中所建立的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制备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光照强度和次数,利用强脉冲光建立模型操作简单,制造模型的损伤深度、损伤面积均匀一致,模型的重复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