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学是作者与社会对话的一种方式,而社会是由无数的具体个体,即读者构成。读者意识或隐或显地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识之中,是调节小说创作旨趣、品味、内容和话语方式的重要杠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作者与社会对话的一种方式,而社会是由无数的具体个体,即读者构成。读者意识或隐或显地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识之中,是调节小说创作旨趣、品味、内容和话语方式的重要杠杆。晚近作家身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交接点,读者意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创作目的的摇摆性、读者阅读期待的复杂性,读者地位置放的矛盾性。而且,晚近文学的启蒙目标使小说创作必须面对下层读者有限的接受水平,“报章小说”时断时续的接受情境使作家必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晚近长篇小说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如雅俗流变、文体革新、叙事变革、假托译著,和诸多的艺术缺陷,如叙事技巧的粗糙生硬、叙事结构的模式化和叙事声音的浮露单调,以及叙事风格趋向于直陈和谴责,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晚近小说雅俗观念的变迁、雅俗流变的复杂性,集锦式结构的兴盛、发展和珠花式结构的新变,叙事表达方式直陈加强而反讽弱化甚至消失的总体趋势,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但从交流的角度看,作家读者意识的强化、转型,读者群体、读者心理的改变,阅读情境的变化,都是这些具体文学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读者意识作为作家创作意识的内在构成,对晚近小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此课题还具有广阔的延展空间。
其他文献
<正>阿部知二(1903—1973)日本作家、翻译家、文学研究者,有"昭和时代的夏目漱石"之誉。1935年初秋,阿部之二初次登上中国土地,立刻钟情于北京,两个星期的考察,激发了他澎湃
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现代性特征的认定及描述始终是学科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文学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并进行着自身的嬗变是值得深入研究
将红外小目标检测作为目标与背景的二分类问题.先根据点扩散函数原理,仿真生成红外小目标训练样本,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目标样本的主特征,建立目标的主成分空间.对测试样
塔,源于印度,于汉代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塔。古塔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历朝之更替”可粗略划分为三大阶段,每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随着佛教的
利用矩阵光学方法对探测过程进行了建模,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推广,使方程适用于"猫眼"光学系统离焦、探测光束斜入射的一般情况,通过室外探测实验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验证
对目前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的主要激光制导导弹和制导武器进行了综述,针对激光半主动制导、激光驾束制导和激光指令制导体制,分析了各类激光制导武器的特点、关键技术和典型应
以(1-x)Pb(Mg1/3Nb2/3)O3-xPbTiO3{PMNT[(1-x)/x]}为代表的大尺寸、高质量弛豫铁电单晶具有非常高的热释电系数、探测优值和较低的热扩散系数,其综合热释电性能远优于传统的
针对大气背景是一个纵深背景而非一个平面,无法使用现有对比度计算公式计算的实际,基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工作原理推导出了大气背景下探测器处辐射照度的对比度计算公式。通过
近年来,红外主动成像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红外主动成像系统目标获取性能的理论研究。针对长距离红外主动成像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相互独立的各图像降质过程,如显示器、焦平面阵列
人类现代初等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民族性、国民性等诸多性质,这些性质使得现代初等教育在不断改革过程中仍然保持着自己所特有的价值追求。由于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