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开始,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GDP总量赶超日本,一举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我国GDP总量超过十万亿美元,而当时日本还不到五万亿美元,是日本的两倍之多,2015年至2016年前两个季度这种差距继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GDP增速逐步回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未曾减小。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再次被拉大,2006年城乡实际收入比大于3:1,此后差距从未得到有效改善。从长远来看,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过大,不但会不利于社会长治久安,更会给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带来严重后果。在中国经济进入换挡、减速的新常态以及世界经济“大过渡”时期,探究城镇化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对实现我国农村与城镇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已有理论为基础,运用城镇化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等有关数据,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城镇化水平为核心变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控制变量,在引入城镇化水平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交叉项的基础上,运用VAR、VEC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都是影响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且它们都有减小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相比之下,前者对减小农村与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效果更大,但它们的联合效应却有扩大这种差距的效应,这可能与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社会保障支出体制发展不协调有关。同时还分析了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两大动力——产业结构、财政支出,对城镇化水平的贡献度,从而通过城镇化这一传导机制来减小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府可通过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减小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可从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新型户籍制度三方面来推进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医疗制度等方面来建立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阐述了硬质合金材料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通过采用限位棒、恒张力装置提高电极丝的空间稳定性,并在前两次切割采用复合工作液最后精修采用煤油作为工作介质对硬质合金YG8
“哇,太刺激,太特别了!”“哎呀,这里有只虫子,要咬我了!”一句句惊人的叫声从校园里传了出来,不用问,又是我们正在完成脑子里充满奇思妙想的张老师布置的刁钻、古怪的任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