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CC)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损伤程度脑震荡后不同时间大鼠认知障碍变化及酪氨酸羟化酶变化规律,探讨脑震荡鼠认知、记忆障碍的特点及与酪氨酸羟化酶变化的关系,以了解脑震荡鼠认知记忆行为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脑震荡后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自制金属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复制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和复杂性脑震荡(complicated cerebral concussion,CCC)大鼠模型;均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天组(n=10)和一个正常对照组(n=10)。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分别对伤后8天组(1~7天)、16天组(8~14天)、24天组(15~21天)PCC和CCC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应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WB)于伤后1、2、4、8、16、24天检测大鼠伤后基底节、中隔区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变化规律。 结果:在MWM中,PCC后大鼠在伤后3天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PCC后8~14d、15~21d差异无显著性。CCC大鼠在伤后2周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伤后6天及伤后第10~11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5~21d无显著性差异;PCC后不同时间点基底节TH在伤后表达总体呈上升趋势,伤后第一天开始上升,2天组、4天组稍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8天组、16天组和24天组持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中隔区TH在伤后表达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