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人民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活动和体育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体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投资和消费热点,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体育用品行业迅猛发展。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于垄断竞争状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201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将形成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然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国际竞争力仍然逊色于国际品牌,由于起步晚、起点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产业经历了2008北京奥运会后的迅猛扩张和“粗放式”发展,现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在市场化竞争下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后奥运时代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发展过快而陷入“透支”前行的状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率分析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世界体育用品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发展状况、后奥运时代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与国际品牌竞争中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递进式研究,梳理出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业发展的脉络和需求,提出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发展策略意见。
结合研究结果,本文针对归结出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结论:1、全球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我国体育用品生产力强和市场庞大,但不是体育用品强国。在08北京奥运和全民健身热潮的影响下,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迅猛、从事体育用品生产的企业基数庞大、体育用品市场品牌竞争中主要处于中低端竞争层面、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尚未形成体系缺乏整体高端竞争资质。
3、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起步较晚;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品牌占有率低;体育用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滞后;大部分企业品牌意识弱,营销观念落后;品牌特色和定位模糊,品牌推广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产品和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经营文化缺乏创新、广告缺乏感召力。
4、由于08年奥运过后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过于膨胀,在其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上市运作等方面呈现“波浪式”起伏现象,导致近两年各大体育用品品牌出现“关门店”“去库存”等现象。
5、国内体育用品品牌整体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优胜略汰”的局面。这说明企业过于在意当前社会因素所带来的眼前利益,而对自身长远发展策略的不够完善。
建议:1、加大政府政策干预,加大扶持力度,敦促我国体育用品业紧紧把握住机遇和挑战,充分了利用市场空间,深入挖掘广阔的发展潜力,使我国体育用品业成为国民经济坚实的增长点之一。
2、掌舵好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迅猛势头,精化融合庞大的体育用品生产的企业,形成团队或体系,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实力,突破高端开发和竞争层面,提升国际竞争资质。
3、深入扶植和挖掘我国民族体育用品知名品牌,促使我国知名品牌开拓市场的定位,创新营销的策略,强化上市的运作,增强外部因素的干扰能力。
4、正视起点低的基础条件,力主文化创新兼顾科技投入,打响我国民族体育用品核心品牌,扩大品牌宣传和强化品牌意识,企业无论从管理、规模、数量,均从量到质逐步转变。
5、重新审视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自身发展策略,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化的市场细分,确定品牌定位,避开与国际品牌相比较弱势的产品领域。尤其是民族品牌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一定要把握价格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创新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