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47年上海劳资争议仲裁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3年开埠之后,上海开始了近代工业化进程。随着工商业发展,上海出现了劳资争议问题。进入1920年代,上海的劳资争议问题日益严重。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着手进行劳动立法和建立劳资争议处理制度。上海市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劳资争议处理的重要机构,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于1946年2月重建,旋即展开劳资争议案件仲裁。在1946-1947年的上海劳资争议仲裁案中,劳资双方争议的内容主要是收入问题。1946-1947年,由于物价飞涨,上海工人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总体上是一个下降的趋势,所以工人不断向资方要求增加工资。与此同时,资方面对美货倾销、国民党政府实施的通货膨胀政策和统制经济,也是境况不佳。劳资双方的情况相结合,自然易生争议。劳资争议内容除了收入问题之外,还包括雇佣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外赏(即小费)问题等其他问题。上海市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入问题的仲裁上,出台了一些解决办法,包括推进以工人生活费指数计算工资的方式、折中处理劳资双方的要求等,尽力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虽然也有一些失误之处,但总体而言,委员会对收入问题的处理,是值得肯定的。而在其他问题的仲裁上,委员会对大部分仲裁案件处理也比较谨慎,唯有在理发业案件中,由于害怕工人“闹事”而倾向了劳方,在工作时间问题和外赏问题上做出了不符合理发业实际情况的仲裁决定,引起了资方的不满,导致仲裁失败。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那么,如何从党章的角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析了组织知识转移研究,先后给出了国内外校企知识转移研究的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在校企知识转移领域研究的不足,最后指出了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的侧重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亏损上市公司通过内部增收节支、外部获取补贴收入、债务重组、非流动资产处置、并购等路径实现盈利,但路径的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外部扭转亏损路
基于传统技术构建的B2B环境,存在着软件接口复杂和难以发现商业机会等方面的弊端,作为下一代Web标志性技术的WebService,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B2B中存在的软件接口问题,利用统
程德全1890年出川游历,1905年署黑龙江将军,开东三省汉人任东北将军之首例,1907年黑龙江建省,改任巡抚。1911年辛亥革命中,策动苏州和平光复,1913年二次革命之际,反对孙中山武力讨袁
为了提高多元时间序列模式异常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k-近邻局部异常检测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主元分析的多元时间序列的降维方法,对多元时间序列模式异常进行检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