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性教学设计的理论其实片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学系统设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着手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矛头直指传统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科学技术理性的价值性取向。随着软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方法的提出,参与性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参与性设计强调用户在系统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以使系统或产品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由于有了用户参与设计的过程,参与性设计比传统教学系统设计范式有了更多的实践旨趣,这种实践转向将有助于突破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困境。  论文以课堂层次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必然性,并对开展参与性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沿着“理念探讨——实践层面的实现”的研究思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主体部分。  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参与性教学设计的内涵作了分析,进而对参与性教学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接着,阐述了参与性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章指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为参与性教学设计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土壤,引导人们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反思;阐释学则基于师生对教学和学习的视域差异,说明开展参与性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意义;而参与性设计在诸如软件系统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网络设计、医学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为人们走出传统教学设计的困境提供了思路,为参与性教学设计的开展提供了方法的启示。而着眼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等自主性特征的培养的主体性教育,则反映出了参与性教学设计的应用是时代教育的应然要求。  论文的实践研究部分则着手对开展参与性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由于目前国内对参与性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操作上尚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论文立足于行动研究取向,参考 K.D.Koings和van Merrienboer等人的研究设计了行动方案。论文首先设计了师生讨论会的操作程序,然后选取四门不同性质的大学课程开展师生讨论会的行动研究,依据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任课教师、参与讨论会学生代表、非学生代表三类群体对讨论会的体验和评价,分析师生讨论会作为参与性教学设计方法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进一步对四门课程学生代表和非学生代表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考察四门课程中两类群体的体验和评价是否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由此分析师生讨论会作为参与性设计方法在不同性质课程中的通用性。由于每门课的任课教师只有一人,故而对教师不做卡方检验。结合问卷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师生讨论会作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教学设计方法是适用的,这种适用性不随课程性质的改变而改变,亦即师生讨论会在不同的课程中具有通用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现代社会全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人说:“在当代社会如果你不会开车,用电脑,不懂英语的话你就跟不上社会发展了。”而阅读是我们学习词汇、语法和写作等的基础。因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教育经费来支撑,虽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成本的增加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想获得发展,
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难度动作的正确选择与完成质量是运动员获得高价值难度分的关键,是影响运动员获得较高完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运动员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C组难度
本文立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进行研究与分析,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