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MNP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明确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是否与单独运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有相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疼痛门诊治疗癌痛患者,入组病例均为确诊癌症的中、重度疼痛患者(NRS≥4),因肿瘤浸润或压迫神经、或者化疗导致神经病变而致NP,年龄40~80岁;预期生存≥30天。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一周,量初始剂量为10mg,每12小时一次,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剂,第八天患者NRS<4入A组,继续羟考酮治疗2周。NRS≥4入B组,B组再分成B1、B2组,B1继续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周,根据疼痛变化增减剂量。B2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保持第8日剂量不变,加用普瑞巴林止痛,普瑞巴林的初始剂量为75mg,每日2次。记录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和普瑞巴林的用药量及副作用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81例患者完成全部实验,A组28例,B1组27例,B2组26例。(一)疼痛缓解程度对比:在实验第一阶段中,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明显的缓解,从第1天到第8天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第二阶段,三组患者疼痛评分第15、22天比第8天均降低,第22天与第15天无显著差别,但组与组对比显示B2组比B1组第22天疼痛评分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羟考酮和普瑞巴林的药量对比:第8、15、22天A、B1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用药量逐步增加,B2组在第8天联合普瑞巴林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药量不变,普瑞巴林用药量增加,对比发现第15、22天B2组羟考酮用量明显比B1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口干、嗜睡、头晕、皮肤瘙痒等,给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B1、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生活质量对比:三组患者,组内对比第22天与第1天,生活质量评分有所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组间对比发现,B1与B2组第22天,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不佳时,可以选择联合普瑞巴林用药,联合用药可减少羟考酮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