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基多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传统化石燃料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未来发展需求,开发低成本、可持续和高效率的能源资源迫在眉睫。氢气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与环保性,在如今众多的新型能源中脱颖而出,成为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电解水技术能够生产含碳量为零、可再生且纯度高的氢气,因此在可再生能源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解水过程中的阳极析氧反应由于复杂的四电子转移机理而导致缓慢的反应动力学,成为制约电解水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析氧反应效率,需要开发高效析氧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能垒,而在电解水中表现优异的贵金属催化剂不仅储量低,价格高昂,而且在反应中稳定性差,因此寻找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活性高且稳定耐用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作为电极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主要以过渡金属锰元素为中心设计多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调变原料比例控制催化剂的形貌和组成,并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它们在析氧反应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镍铁锰三元金属纳米片:Mn-Ni Fe2O4/NF,纳米片在泡沫镍上垂直交错排列,使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泡沫镍较高的导电性能及其与纳米片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加速反应中的电荷转移,提高析氧效率。Mn-Ni Fe2O4/NF表现出比Ni Fe2O4/NF和Mn CO3/NF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 cm-2时,其过电位仅为240 m V,Tafel斜率为78.9 m V dec-1,这与三种金属间的协同效应也密不可分。(2)通过简单水热法合成三维枝状结构的γ-Mn OOH前驱体,再经过Co2+离子在前驱体溶液中的还原-氧化过程,成功在前驱体上负载Co OOH纳米颗粒。调变Co/Mn摩尔比,得到最优性能的γ-Mn OOH/Co OOH-0.1(B-MCO-0.1),在电流密度为10 m A cm-2时,其过电位仅为313 m V,Tafel斜率为87 m V dec-1,同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样品B-MCO-0.1中三维结构的γ-Mn OOH与粒径较小Co OOH纳米颗粒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γ-Mn OOH与Co OOH之间强烈的固-固界面相互作用,为电子的快速传输提供了保障。
其他文献
煤焦油沥青(Coal tar pitch,CTP,简称煤沥青)的性质较差,应用受限,极大地影响了煤焦油行业的发展。本文以陕北某中低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热转化反应进行轻质化生产燃料油,从而提高煤沥青的附加值。考察了不同性质的CTP及反应条件的差异对热转化产物组成分布与性质的影响,通过GC-MS、FT-ICR MS等手段对液体产物的分子组成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原料及液体产物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热转化规律,
目前,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产生了大量有害的细微颗粒物。为了有效控制细微颗粒物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本文采用气固并流式轴向移动床分离系统来尝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设计、搭建一套气固并流式轴向移动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以用于实现气固分离功能。进而分别针对两种不同物理性质(颗粒粒径、空隙率)的捕集颗粒进行了无尘和含尘负荷实验。在无尘负荷条件下(“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as-liquid Cylindrical Cyclone,简称GLCC),因其物料停留时间短、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承压能力强等优点,更能适应水下苛刻条件,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逐渐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壁面润湿性条件对GLCC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搭建GLCC装置,并使用不同润湿性涂料改变GLCC主筒体上部空间内壁面润湿性,分析了超亲水、亲水、疏水、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是第一个出现的器官,它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对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心肌细胞富含大量的线粒体,它们提供充足的能量从而维持心脏时时刻刻高强度的收缩。随着这些年对心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线粒体的功能和能量代谢在心肌细胞成熟和心脏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与出生后的心肌细胞相比,人们对胚胎期心肌细胞线粒体和代谢的了解仍十分匮乏。根据现有的一些相关报道,我
煤焦油加热炉是悬浮床加氢装置的组成部分。竖直U型炉管和横管跑道型炉管是煤焦油加热炉中的重要部件,煤焦油中携带的催化剂颗粒会对两种结构不同的炉管管壁造成冲蚀,煤焦油的受热不均等情况会导致炉管结焦。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种类型炉管内部的冲蚀以及传热结焦问题进行研究,对煤焦油加热炉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基于Mixture-DPM双向耦合模型开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耗能设备。在裂解管炉的工业应用中,通过在炉管内加入扭曲片,将管内流动由平推流转为旋转流,增大了切向速度的同时加强了流体对管壁的冲刷作用,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本文在现有扭曲片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的开口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用RNG k-e湍流模型模拟炉管内部的流动,对比分析了不同扭曲片结构管道内的纵向涡结构、阻力系数、努塞尔数、综合传热系数及速度矢量场与温度梯度场耦
近年来,电磁学、光学领域关于超构材料、超表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人工设计组成超材料的亚波长结构单元,可以使超材料在宏观上出现自然界中材料不存在的参数分布,例如各向异性的材料常数,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等。声波波动方程和电磁波波动方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可以通过设计亚波长声学结构单元,获得具有特殊参数分布的声学超构材料,使其具有负弹性模量,负质量密度等。这种构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参数分布的方
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能够高效和高选择性地驱动化学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可以通过改变电极电势,优化电解液、和电极修饰等多种手段调控。电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推动了高效绿色的化合物制备,获得了学术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医药分子中,一直是化学研究热点。此外,烯烃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原料,在电化学反应中获得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首先综述了烯烃在电化学反应中
旋风分离器作为流化床反应器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在石油、石化等大型工业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冲击磨损、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导致旋风分离器漏气现象的发生,将会造成分离效率显著降低、压力损失明显增大等性能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工业生产。目前,无论采用实验手段还是模拟方法对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正常操作状态下,而忽略了事故状态下旋风分离器的性能特性和流动特性变化情况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基于已有的
一氧化碳(CO)是较为便宜且来源丰富的碳一资源之一,CO的羰基化反应是目前制备羰基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其中,以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的羰基化反应作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我国化学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具有较高原子经济性的羰基化反应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CO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进行羰基化合成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高效催化体系。本论文围绕CO羰基化合成某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