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世界经济格局从两极对立、一超多强变化到世界多极化,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呈现出新特点。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贸易往来已经不再局限于产业间,开始转向产业内,并且国内企业开始在国外设厂,一些新现象接踵而来。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理论对这些新现象无法解释,随后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假设条件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完全不同,它可以解释更加现实的国际贸易问题并为各国的贸易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目前中国改革进入到攻坚期、深水区,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展的历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政府的适度保护和相应的政策引导,虽然汽车产业整体是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存在很多问题,如科技水平落后、没有自主品牌等。所以我们需要思考针对我国的现状,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对汽车产业有效,特别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又历经2008年的全球经济动荡以及随后经济的回温。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将从该贸易政策理论角度出发,着重分析战略性研究与开发(R&D)补贴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效果。第一章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介绍了本文的行文脉络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研究评述进行简单阐述,为后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日本、韩国汽车产业是如何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以及其应用效果。第四章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汽车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原因进行说明,然后对我国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补贴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即我国的汽车产业适合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现行的技术补贴水平。第五章是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政策建议。最后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