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合作行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我们需要谋求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与人合作,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行,也是一种有效的生存策略,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们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无论是从大环境的变化影响,还是从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和自身需要等,都需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合作。因而对高校教师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对这一研究需要在一定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对高校教师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改进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法和分析归纳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高校教师合作行为进行理论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访谈的实证研究。首先,引入社会学的互动与交换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互动理论看,作为一定社会角色扮演者的高校教师通过与其“重要他人”彼此互动,从而习得角色的自我观念。教师只有通过与“重要他人”的真诚沟通,才能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知道自己的角色期望,并受到其他角色的期望和示范作用的影响,不断发展和调整自我的角色表现。从交换理论来分析,高校教师选择合作,不但要获得所期望的相应回报,而且期望使获得的利益最大化。无论来自哪一交换方,只要通过合作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都会欣然接受。合作还能避免由于残酷竞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同时还可能产生额外收益。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位高校教师做深度访谈,访谈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合作行为的一致肯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互动与交换理论,根据访谈记录对高校教师合作行为现状进行分析。从互动论分析,得到教师合作行为现状:教学活动中角色互动,促进交流;科研合作中分工互动,建立关系和参与社会服务合作,扮演好“表现性角色”。从交换论分析,得到教师合作行为现状:教学合作中的互惠互利,教学相长、科研合作中资源互补,各取所需和参与社会服务合作,收获“潜在收益”。进一步分析访谈结果,还发现在高校教师合作中存在着互动和交换的一些问题,包括: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学校鼓励不明显和合作中权责利不统一。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以互动与交换理论为依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教师转观念难、相互期待存差异、互惠与公正原理未实现以及“两大标准”(选择标准和备择选择标准)影响合作关系选择等。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及改善高校教师合作的社会学策略。从互动方面看,要关注重要他人,推促教师合作,并运用“常人方法论”,改善师师合作。从交换角度看,要遵循交换中的理性、互惠与公正的原理,促进教师合作,另外量化两大标准,有目的的保证教师合作的收益,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及心脏代谢危险指标的影响。方法:入选6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HbA1c7.5%~11%)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到二
针对QuikSCAT散射计风场资料对台风级别的强风速区还无法准确刻画这个技术问题,引入台风移速、移向、摩擦等客观因素对该风场产品资料进行非对称加强订正;然后利用四维同化技术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和滑动相关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秋季偶极子模态和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
目的:研究观察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入的后来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患者46例,
高压旋喷技术是现阶段水库工程中最常见的一项防渗手段,是集物理技术与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防渗处理方法。一般在土坝坝基进行帷幕灌浆的过程中,由于坝基不采用混凝土盖板进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方法选择375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辨证组(B组)、抗幽合剂组(C组)。各组给予西药四联疗法;B组加
回顾分析150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手术、延期手术及非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早期手术107例,延期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39例。(1)19例Ⅲ型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治疗方式,其中病
针对广东省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高的特点,以NOAA/AVHRR资料为数据源,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2004年广东省发生的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灾害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掩膜技术提取干旱分类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月上旬全省部分地区出现旱情,10月下旬全省受旱总面积达到峰值,占全省面积的72.6%;11月上旬后期受旱面积有所减少,中旱、重旱区域有所增加,其后旱情总体呈减缓趋
本文以我院194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因素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