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农村经济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且增长缓慢,农民增收仍然比较困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农村金融相对于城市金融发展滞后,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对缓慢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的消极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贡献逐渐增强,农村金融发展成为现代农村经济增长的核心,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与不断完善。国内外的学者曾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西方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主要可以间接地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间的关系的角度得出;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研究偏向定性研究,从金融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且研究较少。相关的理论综述,可以从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金融发展理论,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包括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实际是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和应用,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选择了总生产函数的传统分析框架,通过对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上,既考虑代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又考虑代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全面体现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入代表财政支农水平的政策性指标,全面反映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影响的各项资金支持因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判断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判断各变量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如何发展中国农村金融,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