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层次结构的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组是水电工程地下洞室施工现场最基层组织,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班组。如何高效优化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不仅是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还是预防或减少洞室安全事故的关键。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识别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评判准则测算出对应的关键优化路径,对于制定科学高效的优化策略,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为地下洞室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与心理保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过程理念分析的基础上,从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和作业人员切身感受两个角度对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首先,针对地下洞室施工班组作业特点,辨识班组安全氛围建设要点,并将过程理念分析方法融入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中。提取KANO模型中兴奋型和部分期望型因素,通过地下洞室作业人员访谈确定15条评判准则指标。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抽取12项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措施指标。  其次,利用DEMATEL改进QFD方法中获取评判准则信息及数据的方法,并加以测算分析,建立评判准则和优化措施间的关系矩阵,构建了地下洞室施工班组安全氛围优化措施的质量屋模型;以DEMATEL方法求出优化措施间的完全关系矩阵并计算出整体关系矩阵,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一定的准则集成DEMATEL和ISM,理清优化措施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递阶结构,构造优化措施的网络模型。  最后,结合对乌东德水电站地下洞室施工作业班组安全氛围优化工作的实证分析,得到优化措施的网络层次结构关系与重要度排序,识别出关键优化措施是: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班组长管理、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等,分析出关键优化路径是: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班组长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洞室作业环境治理,与实际相符,并针对关键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