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与产能预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油气工艺的发展,致密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以及学者的关注,在常规的开采过程中,由于致密油藏岩性致密,孔喉半径小、渗流阻力大,单井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油流下限,而“水平井完井+体积压裂”的成功应用,改善了裂缝的渗流通道,增大了储层的改造体积,提高了致密油藏油气产能。但关于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储层流体的渗流特征、产能分布以及压裂后不同缝网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等并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致密油藏的地质特征与缝网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致密油藏典型区块数值模型,采用流线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储层中流体的渗流规律,研究不同的缝网参数对油藏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复杂缝网系统的产能变化。通过对比不同缝网压裂级数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产能分布以及含水规律,优选出致密油藏缝网压裂段数为6段,得到三个渗流阶段流体的流动特征,确定不同位置缝网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得出中部缝网的产能及含水规律较边缘缝网好;分析研究致密油藏双重介质预测模型,对比分段压裂与体积压裂下油藏的产能特征,设计不同井网形式、缝网形态以及缝网间距、级数与主缝长度,开展缝网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点井网的开发效果比7点井网好;纺锤型缝网形态较等长型缝网好,产能最佳为单纺锤型缝网形态;针对缝网间距与级数的9种设计方案,最佳组合为70×8,即缝网间距为70m,压裂级数为8级;在本文模型5点注采井网下,综合考虑现场施工与经济因素,最终确定缝网主缝长度分别为61m、116m、197m、340m、340m、197m、116m与61m。研究结果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产能评价与生产动态分析和预测是优选气藏开发方案、合理高效开发气藏的“指南针”。本文针对低渗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常规气藏动态分析与产能评价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低渗气藏的分
随着油田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采油方式,使油井总的经济效益最大,成为油井开发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杆泵、电潜泵、螺
近十年来,在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和未动用储量中,特低渗透储量占了很大的比例,投入开发的特低渗透油田也越来越多。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作为特低渗透油藏的一种特殊类型,开采机
钛合金切削过程中的高温导致刀具磨损快,其结果是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研究钛合金材料的切削性能,优化工艺参数对于提高加工效率、控制加工质量具有
油气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由于生产加药等因素的影响,油气田产出污水水质很差。目前,油田污水主要通过两级沉降、两级过滤处理后回注油田,成为原油开采的水驱动力;气田
机器视觉检测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市场应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相较于人眼其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客观的数据等,但限于技术水平,不足亦非常明显,即
目前,长庆油区采油二厂陇东油田早期开发的油井供液不足,有杆泵抽油系统能耗问题日趋严重,系统效率比较低。因此,深入开展提高有杆泵抽油系统举升效率的技术研究,对提高油田的采油
Morpho蝴蝶翅膀呈现出耀眼的蓝色光泽,这与蝶翅鳞片表面遍布的微纳结构有密切联系。基于这种结构色现象,提出了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将光学特性和仿生设计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分析了Morpho didius蝴蝶翅膀鳞片表面微纳结构的形态,通过测量提取了微纳结构的相关尺寸参数,建立了较为精确的生物模型。将生物模型简化为了非对称和对称两种仿生结构,降低了仿真与制造的难度。然后确立了优化设计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