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妇科肿瘤首位。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紫杉醇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化疗耐药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人们对化疗耐药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有关。PI3K是一种能特异性磷酸化肌醇磷脂3位羟基的脂类激酶,称为PI3Ks家族。由一个催化亚基P110和一个调节亚基P85组成。Akt又称为蛋白激酶B(PKB),为57KD的丝/苏氨酸激酶,有三种异构体Akt1、Akt2和Akt3。Akt是已知的唯一与恶性转化相关的PI3K下游靶点,其活化介导细胞生长、转化、分化、生存和死亡等多种细胞效应。目前,对卵巢癌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并且抑制该通路可以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而且副作用很小。但是目前采用卵巢癌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原代培养药敏检测的研究还很少见。目的本文从蛋白水平进一步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卵巢癌原发耐药的相关性,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高疗效和防止复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在40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卵巢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PTX)、表阿霉素(EADM)、顺铂(CDDP)和卡铂(CBP)4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65例卵巢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25例失败,可评价标本为40例。卵巢癌组织中PI3K蛋白的阳性率为60%(24/40),p-Akt蛋白的阳性率为65%(26/40),二者呈正相关(r=0.578,P<0.01)。PI3K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相比,化疗药物的平均抑制率均下降,耐药率均升高,其中CDDP的平均抑制率差异显著(z=-3.567,P<0.01)。p-Akt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相比,化疗药物的平均抑制率均下降,耐药率均升高,其中CDDP、CBP两种药物的平均抑制率差异均显著(z=-2.201和z=-2.298;P<0.05和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铂类药物的原发性耐药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