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斯宾诺莎自由思想做出了比较出色的研究,但多数是从一个或几个角度去分析、解构,目前比较全面的论述其自由思想的还比较少。我们立足于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希冀做一次整合,将从多个维度入手较为全面地考量斯宾诺莎的自由问题。我们认为斯宾诺莎自由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的自由思想的谋划是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他首先构建了形而上学大厦,并以认识论为中介,最终将实体、认识、伦理、民主政治四个问题统一在了一起,四个部分是前后呼应、相互贯通的,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本体论是基础,认识论是途径,伦理学是最终的目标,政治哲学是社会抱负。鉴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一,阐述其自由思想的本体论基础;二,指出在如此这般的本体论基础上,我们是如何以认识的方式通达自由;三,呈现出自由之探讨所趋向于的最终目标;四,探讨自由在现实政治社会领域中的运用;最后,简单提及这种自由的理解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康德、黑格尔之自由思想的影响。第一章:自由与实体,意在说明斯宾诺莎自由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由于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是以其形而上学为基础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其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基础把自由区分出来。所以,第一章主要阐述他形而上学视域下的自由界定。按照他的理解,自由分为两种: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前者是最高实体以其自因自果的方式表现出的自由,后者则是有限的人以因果分裂的方式表现出的自由。这样一来,自由就是以其形而上学的体系结构制定方向的。实体是基础,它(上帝、神)拥有绝对的自由;有限的事物,包括人,都是通过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对实体之完满性的分有才获得其规定的。那么具有思维规定性的事物通过这种分享就获得了实体的部分自由。从因果必然性的角度来讲,它不像实体的自由一样是原因与结果的统一,而是原因与结果以外在的方式产生关联。斯宾诺莎认为,这是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所表现出的自由,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第二章:自由与认识,旨在说明斯宾诺莎自由思想的认识论基础。斯宾诺莎以实体观为基础,肯定了人的相对自由的存在,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自由呢?在他看来,自由并不是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通过人之行为的显现,是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一种实现。所以,我们在第二章着力探讨的就是自由的实现问题,以及它在不正当的观念指导下所导致的奴役。就此问题来说,斯宾诺莎是与古代传统相一致的。他认为,人之自由的实现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指导,只有在人之认知活动的先行条件下,自由的实现才能作为一个问题呈现出来。为此,斯宾诺莎区分了三种知识的表现形式:直观的知识、理性的知识和想象的知识。第一种乃是与实体之绝对自由相对应的知识形式,第二种和第三种才是与人之有限的自由真切相关的。显然,人如果在理性知识的指导下,自由便能有效地落实下来;如果受制于激情和欲望,锁闭于想象的知识领域,人就总处于一种受奴役的状态。显然,在自由的实现问题上,斯宾诺莎是一种理性主义者,而且作为实践的理性和作为认知的理性也是内在统一在一起的。第三章:自由与伦理,是以伦理学的角度考量自由问题。人固然获得自由了,但以自由为基础的终极关怀随之而至了,这就是伦理问题。所以,我们在第三章考察如何以自由为前提,去实现永恒自由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是至善。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至善就是斯宾诺莎所说的最高实体;但从有限的存在者——人的角度而言,它却是人的最高幸福。那么,如何以自由为前提去通达这一幸福呢?答案是:依靠人的德性。斯宾诺莎区分了两种德性性格——意志力、仁爱力,展现自由人应具备的性格特征、行为倾向。其意图都在于揭示如何在德性维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的自由,从而通达最高的幸福,即至善。善是满足我们积极的欲望,是理性的努力,是自由实现的目标。一个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把他自己视为自然一部分而获得自由,他由此得到的快乐就是幸福。真正的德性就是实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知识、自由和幸福结合在了一起。所以,斯宾诺莎是以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伦理架构为模型,来实现其近代自由主义的伦理理想的。第四章:自由与政治,是以政治学的角度考量自由问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至善或人之幸福的真正实现虽然需要人的德性行为,但同样离不开人的政治活动。所以,政治自由或如何通过政治共同体的构建以确保人的自由,乃至人的幸福的最终实现就成为了本文第四章所要考察的内容。政治自由是理论化的自由在现实层面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所谈的自由之诸多层面的重要一环。斯宾诺莎认为,政治自由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天赋人权的自由论: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这是政治自由的立足点;二、政体自由形式:君主制政体和民主政体等,这是政治自由之实现的制度化保障。当然,斯宾诺莎自由的政治化考量与霍布斯和洛克都存在着不同,霍布斯和洛克基本已经剥离了政治自由建构的形上维度,而斯宾诺莎却保持着近代自由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张力。这种张力使斯宾诺莎的政治自由脱离了功利主义的痕迹,对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探讨起着较为直接的影响。第五章:斯宾诺莎自由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阐发斯宾诺莎自由思想对康德、黑格尔和当代政治哲学的影响。在斯宾诺莎那里,自由虽然主要是指人的自由,但他总归是在形而上学的视域下进行界定的。康德则彻底脱离了这种视域,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进行了分割。其导致的结果就是,自由乃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一个基本事实。它的实现就在于如何通过人的实践行为落实下来,而不像斯宾诺莎那样受制于知识的指导。当然,黑格尔又把康德曾经区分的东西统一起来了。这又回到了斯宾诺莎的路子上了。但黑格尔却是在一种更为完满的实现形式中实现对自由的理解和把握的。这是对斯宾诺莎的一种推进。这些思路对马克思和当代政治哲学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改革开放,世界一体化的形势下,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服务,而不是掌舵"的思想,为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论文通过对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运作已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行政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艰难的"窘境"表明,这部法律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以至于学界普遍认为该法是"口惠而实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不同单位性质、不同隶属关系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财政来源的事业场馆运营效益的区域性差异,
介绍了西门子S7- 2 0 0PLC在四川某 5 5m3炼铁高炉上料控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治疗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及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正>案情简介:某矿场职工宋某和其他矿工一起下班回家,途中遇到前来拉矿石的驾驶员任某。在任某要求下,宋某等人乘任某的车返回矿山又装了一车矿石,随后一道回家。车行至某路
期刊
<正>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字书,在编纂体例上有不少创新之处,可以说代表了明代字书编写的最高成就。清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康熙皇帝